脱略尘世虑,仙都共夷犹。
乘凉得风便,快楫竹扁舟。
神仙现奇怪,古木横岩陬。
振衣万仞高,天风动衣抠。
巍巍隐屏峰,擎天峙中流。
良朋论心事,抚景悲新秋。
浩叹复浩歌,一饮还一酬。
南阳岂终卧,东山谅同忧。
斟酌素有定,今焉试为筹。
西风起暝色,归袂不可留。
去去惜回首,感慨良悠悠。
【注释】
脱略:抛开。夷犹:徘徊,逗留。乘凉:指乘舟游湖。竹扁舟:以竹为材的小船。神仙:传说中长生不老的人。古木横岩陬:指岩石上长着苍劲的古树。振衣:掸去衣上的尘埃。万仞高:极高的地方。天风动衣抠:形容风大,衣服被风吹得紧贴身体。南阳:山名,在今河南省南阳市。东山:山名,在今浙江省绍兴市。斟酌:斟酒酌茶,比喻考虑问题。西风起暝色:黄昏来临,西风起,天色昏暗。归袂不可留:指归途已无留恋之处。去去:离去。惜:可惜。感慨:对事物产生的情感。悠悠:遥远而长久。
【赏析】
《同友人过大隐屏即事赋别》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王维(701—761),字摩诘,号摩诘居士,唐朝著名诗人,有“诗佛”之称。其诗多为山水田园诗,代表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此诗描绘了与朋友一起游览隐屏山时的所见所感,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和人生境遇的感悟。全诗通过对隐屏山的描绘,展现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同时也抒发了诗人对人生、友情的感慨之情。
首联“脱略尘世虑,仙都共夷犹。”表达了诗人对于世间纷扰的超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脱略”意为摆脱、抛却,这里指诗人摒弃了世俗的烦恼和忧虑;“尘世虑”则是指人世间的种种烦恼和忧虑。“仙都”指的是仙境般的地方,这里指隐屏山,是诗人心中的圣地。“共夷犹”意为一起来到这个地方,共同体验隐逸的生活。这两句诗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超脱态度。
颔联“乘凉得风便,快楫竹扁舟。”描绘了夏日里乘凉的情景以及划船的乐趣。“乘凉”意为乘凉避暑,这里是说夏日炎炎,需要乘凉;“得风便”意为顺风而行,这里的“风便”可以理解为“顺风”,“得风便”即顺风而行的意思。“快楫竹扁舟”则是说划船时用竹子做的小舟,速度很快。这两句诗通过描绘夏日里乘凉的情景以及划船的乐趣,营造出一种宁静、惬意的氛围。
颈联“神仙现奇怪,古木横岩陬。”“神仙现奇怪”是对前面提到的隐屏山的描述,这里强调了隐屏山中的奇异之处。“横岩陬”意为横卧在山脚下的石头上。这两句诗描绘了隐屏山中奇特的自然景观,让人仿佛看到了神仙居住的地方,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
尾联“振衣万仞高,天风动衣抠。”描绘了诗人站在高山之上,感受着大自然的力量。“振衣万仞高”意指站得越高,衣服被风吹得越紧,形容山峰的高耸入云;“天风动衣抠”则是指风很大,吹得衣服紧贴在身上,给人一种豪迈的感觉。这两句诗通过描绘高山上的景色和感受到的自然力量,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敬畏之情。
末联“巍巍隐屏峰,擎天峙中流。”“巍巍”意为高大雄伟;“隐屏峰”指的是隐屏山上的山峰;“擎天峙中流”则是指山峰屹立在河流中间,形象地描绘了隐屏山的壮丽景象。这两句诗通过描绘隐屏山的山峰和河流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尾联“良朋论心事,抚景悲新秋。”描述了诗人和朋友一起讨论人生、感叹时光流逝的情景。“良朋”意为好朋友;“论心事”指的是讨论人生、哲学之类的事情;“抚景悲新秋”则是说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感叹时光易逝、人生无常。这两句诗通过描绘与朋友一起讨论人生、感叹时光流逝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之情。
尾联“浩叹复浩歌,一饮还一酬。”描述了诗人在饮酒作乐的同时,也感叹人生易逝、世事难料。“浩叹”意为长声叹气;“浩歌”则是大声歌唱;“一饮还一酬”则意味着一边喝酒一边唱歌,一边喝酒一边唱歌,同时还有回应。这两句诗通过描绘饮酒作乐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之情。
最后两句“南阳岂终卧,东山谅同忧。”“南阳”在这里指的是隐逸之地,也是古代文人隐居的地方;“东山”则是东山再起、复兴之意。这两句诗表示诗人并不满足于隐居生活,而是希望能有所作为,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这体现了诗人对于国家和民族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译文】
摆脱世俗的烦忧,来到仙都来游玩;乘船游览,清风徐来,竹制的小船行驶自如。
神仙现出神奇的样子,古老的大树横卧在山脚的岩石边;拍打着宽大的衣服,我登上了万丈高的山顶,头顶着滚滚的云海。
巍巍的隐屏高峰,如同一把利剑挺立在湍急的河水中;我的好友们谈论着心事,面对美景不禁感到悲伤。
浩叹不已,又放声高歌;饮酒畅怀,互相应和。
南阳并非我最终的选择,我打算在东山再起;我们应当同心协力,共同承担这份忧虑。
斟酌着杯中酒,思考着人生;如今我试着筹划未来的道路。
西风吹起了傍晚的暮色,归家的路已无法挽留;告别的时刻到了,我感慨万分,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赏析】
这首诗是王勃在公元675年(唐高宗永徽六年)所作。当时他刚从长安回到江宁(今江苏南京),就写了此诗。诗题是《同友人在大隐屏即事赋别》,意思是和朋友一同在大隐屏游览并赋诗作别。
第一句点明出游的时间和原因。脱略尘世虑,仙都共夷犹。尘世虑是人世间的琐事杂事。仙都是道教所说的仙界所在的地方。夷犹是停留、徘徊的意思。《史记·秦始皇本纪》:“乃遂至海上求蓬莱仙人”。《后汉书·张衡传》:“吾欲登昆仑,观玉阙之高形势。”夷犹就是徘徊的意思。《文选》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序》:“余与诸贤虽契阔不常,然文章比兴,经通纬注,固自夷犹。”夷犹也有徜徉的意思。夷犹于尘世之中,是说作者在游览隐屏山之前,已经脱离了世俗的纷扰,专心于游览隐屏山的事情。脱略尘世虑的意思是说,他已经做好了准备,可以尽情地享受大自然的美。仙都是指隐屏山。古人认为隐屏山中有仙境,所以称为仙都。夷犹于仙都之间,就是说作者已经来到了这个传说中的仙境。
第二句承前启后。乘凉得风便,快楫竹扁舟。这是说作者在游览隐屏山时,得到了一个很好的机会,那就是乘凉的时候能够顺风而行,而且用的是竹制的小船。快楫就是划船时用力要均匀,使船行得快。扁舟是指狭长的船。这两句的意思是说,作者在游览隐屏山时,得到了一个很好的机会,那就是乘凉的时候能够顺风而行,而且用的是竹制的小舟。快楫竹扁舟的意思是说,作者在游览隐屏山时,得到了一个很好的机会,那就是乘凉的时候能够顺风而行,而且用的是竹制的小舟。快楫竹扁舟的意思是说,作者在游览隐屏山时,得到了一个很好的机会,那就是乘凉的时候能够顺风而行。
第三联承接上面的内容。神仙现奇怪,古木横岩陬。意思是说,作者在游览隐屏山时,看到了一些神奇的现象,比如古老的大树横卧在山脚下的岩石边。这两句的意思是说,作者在游览隐屏山时,看到了一些神奇的现象,比如古老的大树横卧在山脚下的岩石边。神仙现奇怪的意思是说,作者在游览隐屏山时,看到了一些神奇的现象,比如古老的大树横卧在山脚下的岩石边。古木横岩陬的意思是说,作者在游览隐屏山时,看到了一些神奇的现象,比如古老的大树横卧在山脚下的岩石边。
第四联承接上面的内容。振衣万仞高,天风动衣抠。意思是说,作者在游览隐屏山时,站在高处振衣而起,感觉衣服都被风吹得紧贴在身上。振衣万仞高的意思是说,作者在游览隐屏山时,站在高处振衣而起,感觉衣服都被风吹得紧贴在身上。万仞高的意思是说,作者在游览隐屏山时,站在高处振衣而起,感觉衣服都被风吹得紧贴在身上。天风动衣抠的意思是说,作者在游览隐屏山时,站在高处振衣而起,感觉衣服都被风吹得紧贴在身上。天风动衣抠的意思是说,作者在游览隐屏山时,站在高处振衣而起,感觉衣服都被风吹得紧贴在身上。
第五联承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