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花深处小危楼,千步苍苔到叶舟。
一夜楚江寒食雨,离人白尽未归头。
【赏析】
松滋东禅院,在湖北省松滋县。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沧游此院时所写,作于公元846年(唐咸通七年)春。
描写了一幅幽静的山水画图:百花深处有座小危楼,千步苍苔直通叶舟。危楼,高耸的楼宇;苍苔,深绿的苔藓。百花,指山中的花草树木。这里“百花”与“小危楼”、“苍苔”和“叶舟”连用,构成一个意境深远的画面。“百花”既指自然景色之美,也借喻诗人自己的遭遇。危楼,高耸入云的楼宇。小楼,说明它不高,但结构精致美观。危楼,是古代建筑中用以供人登高远望、观赏风景的楼台。这两层意思都表明诗人对这座楼的喜爱之情。“百花”句,以花喻人,暗示自己虽然身处逆境,但却像百花一样,依然生机盎然、傲然挺立。“小危楼”,又暗示了其所处的地位并不显赫。“苍苔”句,描绘出一幅苍翠欲滴、苔痕斑驳的小径通向叶舟的生动画面。“苍苔”二字既点出了小径上的苔藓,又暗喻了诗人坎坷的人生之路。“千步”句,形容小径之长。“叶舟”,泛指木制的小船。这两句诗,通过“百花”与“小危楼”相对照,“苍苔”与“万叶舟”相对照,以及“百花深处”与“苍苔千步”的对比,形象地描绘了一幅清幽秀丽的自然景观,同时,也含蓄地表现了诗人对美好环境的向往之情。第三句“一夜楚江寒食雨,离人白尽未归头”,则是诗人在欣赏美景之后,由景生情,抒发了自己离别愁绪的诗句。“楚江”,即长江。“寒食雨”,指寒食节这天下雨的景象。寒食节,为唐代清明节前一日,习俗为禁火三天,吃冷食。相传晋文公为了纪念介子推而设此节。“离人”,指自己。“白尽”,即憔悴、消瘦之意。这四句诗,表达了诗人在赏心悦目的自然景色之中,触发了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之情。诗人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楚江”和“寒食雨”人格化,赋予了它们以生命,使自然景物仿佛有了人的感情。诗人通过对这些景物的描写,巧妙地将自己的感情融入其中,从而更加深刻地表达了他内心的喜悦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