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造中郎室,明窗玩好奇。
砚珍镌子石,琴古斫孙枝。
篆鼎飘香远,茶瓯转味迟。
自惭尘土累,清话得移时。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词综合赏析的能力。此类题型综合性强,考核的知识点面广,包括诗歌的思想内容、艺术形式、语言风格、作者的观点态度等,注意结合具体的语境分析判断。

“共造中郎室,明窗玩好奇”,中郎指的是蔡邕,他是汉末著名的学者与音乐家,以博识多才著称。《后汉书·张衡传》记载:“蔡邕为太尉,性急,常从容言:‘间闻北都放牛牧竖,见月而思,见日则惭’。”这句话的意思是蔡邕经常说“我这个人啊,看到月亮会想到牛郎织女的故事,看到太阳就会感到惭愧”。所以这里的“明窗”指的是蔡邕的书斋,是作者与张守一起游览的地方。“玩奇”是指观赏奇特的东西。

“砚珍镌子石,琴古斫孙枝”,砚台珍贵是因为它是刻有“子石”二字的,子石即王羲之的笔迹;“琴古斫”是指琴是用古代的名匠制作的,孙枝即周处士。

“篆鼎飘香远,茶瓯转味迟”,这两句诗的意思是篆书在鼎中飘散着香气,茶瓯中的水慢慢变凉。这里用“篆鼎”形容砚台的形状像鼎一样古朴,用“茶瓯”形容茶水的口感甘美。

“自惭尘土累,清话得移时”,诗人在这里表达自己因为身处尘土之中感到惭愧,但是因为张守和自己的谈论而觉得时间过得很快。这表达了诗人对于清谈的欣赏,也反映了诗人的清高脱俗。

【答案】

译文:

我们共同来到蔡邕的书斋,明亮的窗户下赏玩奇异物品。砚台珍贵因为上面刻有王羲之的字迹,古老的琴声来自孙处士之手。篆书在鼎中飘散着香气,茶瓯中的水慢慢变凉。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与张守一同游览蔡邕书斋时所作的。首联点明地点和时间。中二联写所见所感。前一联写砚与琴的珍贵,后一联写篆书与茶瓯的清香。最后两联抒发诗人的感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