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庠夙昔记追随,物变时移万事非。
晓阙风烟胡骑满,夜窗灯火故人稀。
中郎秉德无瑕颣,平子谈经有旨归。
独我衰迟愧朋友,蹉跎已觉壮心违。
这首诗是诗人在会蔡子思张叔献二教授时所写。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和人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朋友的思念之情。
首句“会蔡子思张叔献二教授”直接点明了聚会的对象,即蔡子思和张叔献两位教授。蔡子思和张叔献都是历史上著名的学者,他们的学问和人格魅力吸引了许多人,成为了人们敬仰的对象。
次句“胶庠夙昔记追随”则回忆起了过去与这些教授在一起学习、交流的日子。胶庠指的是古代学校,这里的胶庠可能是指某个具体的学校或学派,而夙昔意味着过去的时光。诗人通过这句诗表达了对过去学习的怀念和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第三句“物变时移万事非”则表达了世事的变化无常,一切都已经不同了。这里的物变指的是事物的变化,时移表示时间的流逝,万事非则暗示着一切都已经变得不同。诗人用这句诗表达了对时代变迁的无奈和对社会现实的担忧。
第四句“晓阙风烟胡骑满”描绘了一幅边境紧张、战火纷飞的画面。晓阙指的是朝廷,这里指京城;风烟则形容了边疆的景色。胡骑满则暗示着战争已经结束或者战事频繁,使得边疆的烽烟四起。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安危的关注和忧虑之情。
第五句“夜窗灯火故人稀”则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夜晚,只有窗户里的灯光在闪烁。这里的故人稀则暗示着朋友们都不在身边,只剩下诗人一个人孤独地守着这份寂静。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之情和对孤独生活的感慨。
第六句“中郎秉德无瑕颣”提到了中郎这个人物,他拥有高尚的道德品质,没有一丝瑕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