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外骛已知非,木枕藤衾老可依。
春半风光唯掩户,病边怀抱自忘机。
不知静守绵绵息,何似闲随栩栩飞。
欲寄勤渠问仙李,玄关底处是真归。
居仁报李季言论养生之益
平生外骛已知非,木枕藤衾老可依。
春半风光唯掩户,病边怀抱自忘机。
不知静守绵绵息,何似闲随栩栩飞。
欲寄勤渠问仙李,玄关底处是真归。
注释:
- 平生外骛已知非:指平生以来追逐名利的志向和欲望已经明了不是正路。
- 木枕藤衾老可依:形容人到了老年,可以依靠的是木头枕头和藤席被子。
- 春半风光唯掩户:意思是春天过了一半的时候,外面的景色已经很美了,但我还是关上窗户不去看外面的风光。
- 病边怀抱自忘机:意思是生病的时候,我抱着自己的胸怀,忘记了世俗的欲望和功利之心。
- 不知静守绵绵息:意思是不知道怎样才能静心修养,保持长久的生命活力。
- 何似闲随栩栩飞:意思是不如悠闲地随着鸟儿自由自在地飞翔。
- 欲寄勤渠问仙李:意思是想要把养生的方法告诉给勤奋的人,让他们去追求长生不老。
- 玄关底处是真归:意思是在最深奥的地方才能找到真正的归处。
赏析:
这是一首描述养生之道的诗。诗人通过描绘自己晚年的生活,表达了对养生的深切感悟和追求。
首句“平生外骛已知非”,诗人以“知非”二字开篇,表明他明白自己一生追求功名利禄的外在欲望并非真正有价值的东西。这既是对自己以往行为的反省,也是对人生的一种深刻思考。
第二句“木枕藤衾老可依”,诗人描绘了一幅安逸舒适的晚年生活画面,用“木枕藤衾”来表达自己晚年生活的舒适和安心。这是一种对物质生活的淡泊和超脱,也是对人生价值的一种重新认识。
第三句“春半风光唯掩户”,诗人以“春半”为背景,描绘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春天景象,但在这美丽的景色面前,他却选择关闭窗户,不去欣赏。这既是一种对外界诱惑的拒绝,也是一种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第四句“病边怀抱自忘机”,诗人以“病边”为背景,表达了自己对世俗欲望和功利之心的忘却。在这种状态下,他更能够感受到生命的真谛,也更能体会到养生的重要性。
第五句“不知静守绵绵息”,诗人以“绵绵息”来形容内心的平静和安宁。这种平静不是表面的平静,而是内心深处的宁静和安详。
第六句“何似闲随栩栩飞”,诗人以“栩栩飞”来形容自己悠闲自在的生活状态。这是一种超越生死、超越世俗束缚的生活态度,也是一种对生命意义的深刻理解。
最后两句“欲寄勤渠问仙李,玄关底处是真归”,诗人以“勤渠”为媒介,表达了他对养生之道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他也以“玄关底处是真归”作为自己的归宿,意味着只有在最深奥的地方才能真正找到生命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