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浮须假重,刻石作狻猊。
偶以形模好,儿童竞见知。

【赏析】

此诗为咏物诗。书斋内所置笔架,形似狻猊(狮子)的石刻。作者用拟人的方法,赋予它以人的灵性,使其能动会感,仿佛它有生命一般。全诗语言浅显,形象鲜明生动,富有幽默风趣,读来饶有趣味,令人爱不释手。

首句写笔架的制作,“镇浮须假重”,说明笔架要稳重才好。“镇”是镇压之意,“假”是借的意思,意谓笔架要借助于重物才能镇住。“镇浮”指笔架要稳重,才能压住纸、墨等东西;“须假”则说必须依靠其他物品的辅助。这是从实际需要出发,说明笔架不能单纯依赖自身的重量而没有其他支撑。

次句写笔架的形象。“刻石作狻猊”,意思是把石头刻成像狮子那样的形态。狻猊,即狮子,是一种神话中的兽类,据说这种兽有雄雌相配的生殖机能,故又称“子孙兽”。古人在造像时往往喜欢采用这种形象作为装饰物。这里将笔架比作狮子的形象,既表明其造型奇特,又表明其造型优美,给人以美的享受。

三、四两句是写儿童对笔架的喜爱。“偶以形模好,儿童竞见知。”意谓偶然看到笔架的样式和形象,孩子们就争相传看,喜爱不已。这两句是诗人对前两句的补充,进一步描绘出笔架的可爱之处以及孩子们对它的喜爱之情。

整首诗构思新颖别致,情趣盎然,妙语连珠。通过对比的手法,将笔架的稳重与狻猊的雄健巧妙结合,使笔架显得更加生动可爱;同时,通过对儿童喜爱笔架这一细节的描写,更增加了诗句的生活气息。全诗通俗易懂,语言流畅优美,给人以美的享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