辇毂繁华事可伤,师师垂老过湖湘。
缕衣檀板无颜色,一曲当时动帝王。
【注释】辇,指帝王的车驾;毂,车轮的中央;繁华事,繁华景象;师师,杨玉环的别号;垂老,年纪已大;过湖湘:渡过长江;一缕衣裳,即衣带;檀板,檀木制成的拍板;无颜色,形容歌声凄凉;动帝王,使帝王感动。
白话译文:汴京的繁华是令人伤感的事,杨玉环年老时渡江到了湖湘。
那缕衣、檀板的声音已经没有往日的色彩,一曲高歌曾经令帝王感动。
赏析:这首诗写在长安失陷后的感旧怀人之作。诗中用一“可伤”两“老”字,点出诗人对汴京繁华事和杨贵妃衰老的惋惜之情。
开篇两句,点出汴京繁华之事令人伤心。汴京作为当时国都,自然是繁华热闹,而如今却是“可伤”了。“辇毂繁华事可伤”,是说汴京繁华热闹的景象令人伤叹。“辇毂”,指皇帝所坐的车驾。“繁华事”,指京都汴京的繁华热闹景象。“可伤”二字,既表现了对昔日汴京繁华热闹景象的怀念之情,也表达了对汴京被金人侵占的痛惜之情。
诗人笔锋一转,转而描写杨玉环在汴京晚年的遭遇和生活。“师师垂老过湖湘”,这是说杨玉环年岁已高,她离开汴京,渡过长江,来到了湖湘一带。“师师”,是杨玉环的别号;“垂老”,指年纪已大,这里指的是晚年的杨玉环;“过湖湘”,指度过长江到湖南一带。这一句写出了杨玉环晚年的凄凉境遇。
第三句,写杨玉环晚年的生活。“一缕衣裳,檀板无颜色”,这是说她穿着一件单薄的衣服,唱着凄婉的歌,歌声中没有了往日的韵味。“一缕衣裳”,是说杨玉环穿着的衣衫非常简朴,只有一缕而已;“无颜色”,指歌声不再如往昔那样有韵味。“檀板”,是一种乐器的名称,由檀木板制成;“无颜色”,是指她的歌声不再如往昔那样婉转而有魅力。
尾句,写杨玉环当年高歌一曲,曾令帝王感动的情景。“一曲当时动帝王”,这是说当年杨玉环唱歌的时候,歌声动人,令当时的帝王为之感动。“动帝王”,即感动了当时的帝王。这句诗通过回顾当年的情景,进一步衬托出了杨玉环当年的风采和才华。
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杨玉环晚年生活的描写,抒发了自己的感慨之情。同时,诗歌也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超的艺术造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