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人厌羹藜,家有庖丁刀。
徒夸批导手,肯念耕稼劳。
隐然肉山雄,畏彼尺棰操。
春泥卧寒野,夜月犁东皋。
辛勤力已尽,觳觫祸岂逃。
谁无恻隐心,鲜能胜贪饕。
盖帷犹示恩,况异犬马曹。
【注释】:
⑴厌:满足,厌倦。羹藜:以藜为食。藜,植物名,茎叶可食,俗谓之“野菜”。
⑵庖丁刀:厨师的刀具。庖,厨房。
⑶批导手:指用刀割肉的手。
⑷耕稼劳:耕种、收获的劳累。
⑸隐然:隐隐,隐约。肉山:比喻丰盛的饮食。雄:形容气宇轩昂。
⑹尺棰操:指鞭打,即鞭笞。
⑺春泥:春天的泥土。卧寒野:躺在寒冷的野外。
⑻夜月犁东皋:夜幕下在东郊耕作。皋,通“皋”,指田野。
⑼觳觫(húsǒu):因恐惧而发抖的样子。
⑽恻隐心:怜悯之心。
⑾鲜能胜贪饕(tāo):很少能够战胜贪婪的人。鲜,少,很少。
⑿盖帷:盖上帷幕,喻指施恩于人。犹示恩:仍然施恩。
⒀况异犬马曹:更何况对待与犬和马不同类的事物。曹,类。
【赏析】:
这是一首讽刺诗。全诗共四十六字,分作七节,每节八句五言。第一节写农夫厌恶清苦的生活;第二节写农家有刀有肉,但农夫并不贪图这些;第三节写农夫对农事劳动的畏惧;第四节写农夫辛苦劳作却得不到什么;第五节写农夫对统治者的愤慨;第六节写统治者仍要施舍;最后一节写农民对这种施舍的反感。
这首诗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对农民横征暴敛、残酷剥削的罪恶本质,表达了农民对统治者的强烈不满。全诗采用对比手法,前六节都是通过“肉”来对比,最后三节是用“盖帷”来对比,从而突出了主题思想。《诗经》中的《硕鼠》也用了类似的手法,但此诗写得更为精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