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人多悍骄,风声亦惟旧。
儿童仅胜衣,挟棰相格斗。
艺精气益横,质化心忘陋。
家饶喜称侠,世乱甘为寇。
岂伊天性然,习俗所成就。
吾闻互乡童,翱翔圣贤囿。
隐豹弄斓斑,攻驹发驰骤。
佩觿尔何知,义方得无谬。

【注释】

谕俗:教诲世人,要懂得礼节,遵守法律。

风声:风俗、习惯。旧:指古代的风俗习惯。

儿童:少年人。仅胜衣:穿着的衣服很简陋。

挟棰:拿着棍棒。相格斗:互相斗争。

艺精气益横:技艺高明,气势嚣张。

质化心忘陋:心术不正,忘记了自己的丑恶。

家饶:家庭富有。喜称侠:喜欢自称英雄豪杰。

世乱:国家动乱不安。甘为寇:甘愿做强盗。

岂伊:难道是。天性然:自然如此。

互乡童:互乡的孩子们。翱翔圣贤囿:在圣贤的园林中自由自在地飞翔。

隐豹弄斓斑:隐藏的豹子在花纹斑斓的皮毛上玩弄。

攻驹发驰骤:奔跑的马儿发出飞快的声音。

佩觿:用骨制的锥子作为玉饰。尔何知:你怎么知道?

义方:礼法。得无谬:没有错。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韩愈所作的一篇议论文《争臣论》。文章通过描写粤地人民习武好勇的情况,来说明“俗之变也”的问题,指出“习俗之变”,正是“天性”的变化,而这种变化,又是“非一朝一夕之故”,即不是短时间所能形成的,而是“习与不习”,即经常接触的结果。

首四句写粤人习武之风,以“粤人多悍骄”起头,接着又用“风声亦惟旧”加以渲染,把岭南一带的风俗习气和古代的一样。诗人认为,这种习武之风,虽然出于天性,但一经养成,便很难改变。“吾闻互乡童”,以下十句,就是从反面来写习武之风对人们的影响和作用。

“吾闻互乡童,翱翔圣贤囿。”这四句的意思是说,我听说岭南的小孩,在他们的心目中所崇拜的就是那些武艺超群的英雄人物。“翱翔圣贤囿”,是指他们崇拜英雄人物,如神似仙,可以任意翱翔于圣贤的园林之中。“隐豹弄斓斑,攻驹发驰骤。”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岭南少年人喜爱武术,甚至把豹子藏在斑斓的皮毛里,让它们玩闹嬉戏;又把骏马训练得像飞奔的箭矢一样快。

“佩觿尔何知,义方得无谬。”这两句的意思是说,他们虽然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武艺,但是他们认为只要能够符合礼法,就可以无所顾忌地练武了。这里的“义方”指的是“礼法”。

“粤人多悍骄,风声亦惟旧。”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岭南地区的人大多性格豪强,好斗,而且习气很深,这些习气都是由于长期形成的缘故。

最后两句:“岂伊天性然,习俗所成就。”意思是说,难道是天生就是这样的性格吗?还是因为受到习惯的影响所造成的呀!

这首诗通过对习武之风的描述,揭示了社会风气对于人们思想行为所产生的巨大影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