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逢佳节破牢愁,天卷微云尽放秋。
一水孤飞临汝桨,几人清兴庾公楼。
萤腰乱试林塘点,蝇阵微收几案稠。
黄菊红萸满乌帽,椒丘谁是醉乡谋。
解析
第一句:“又逢佳节破牢愁”
- 关键词: 佳节、破牢愁
- 注释: “佳节”通常指节日或庆典,“破牢愁”意指打破长久的忧愁。这句诗描述了在重阳节这个特殊的节日再次感受到忧愁的心情。
- 赏析: 通过使用“又逢”,表明这种愁绪并不是首次出现,而是持续存在的一种状态。”破牢愁”强调了这种忧愁不仅仅是表面的,而是一种深入骨髓的困扰。
第二句:“天卷微云尽放秋”
- 关键词: 天卷、微云、秋
- 注释: 这里使用了“天卷微云”的形象来描述秋天的天空景象,暗示着秋天即将结束,同时也预示着新的开始。“尽放秋”表达了秋天的彻底释放和结束。
- 赏析: 这个句子通过描绘天气的变化,传达了一种从压抑到解放的情感转变,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给人以深刻的情感共鸣。
第三句:“一水孤飞临汝桨”
- 关键词: 一水、孤飞、临汝桨
- 注释: “一水”指的是一条河流,“孤飞”形容孤独地飞翔,“临汝桨”可能是指站在河边观望船只。这里的“孤飞”和“临汝桨”结合,可能是在表达诗人面对孤独感和对远方的思念之情。
- 赏析: 这句诗通过对“一水孤飞”的描绘,展现了一种孤独而又自由的精神境界。同时,“临汝桨”的设定也增添了诗意的画面感,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
第四句:“几人清兴庾公楼”
- 关键词: 几人、清兴、庾公楼
- 注释: “几人”指的是几个人,“清兴”表示清雅的兴趣或兴致,“庾公楼”是一处古代建筑的名字。这句话可能是指几位志同道合的人聚集在一起,共同享受这份清雅兴趣。
- 赏析: 这句诗表达了一种集体的归属感和对清雅生活的向往。通过与庾公楼这一历史名胜的结合,增加了诗的历史和文化深度,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氛围和时代感。
第五句:“萤腰乱试林塘点”
- 关键词: 萤腰、乱试、林塘点
- 注释: “萤腰”形容萤火虫的翅膀如同腰带一样闪烁,“乱试”则是指随意尝试或尝试之意,“林塘点”则描绘了一种在夜晚树林中点点发光的景象。
- 赏析: 这句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营造了一个宁静而神秘的夜晚氛围。萤火虫的闪烁和树林的点点光亮相互交织,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充满想象空间的背景。
第六句:“蝇阵微收几案稠”
- 关键词: 蝇阵、微收、几案稠
- 注释: “蝇阵”形容苍蝇飞舞形成的阵势,“微收”表示渐渐收敛之意,“几案稠”则是指桌子周围物品多且杂乱。
- 赏析: 这句诗通过对比苍蝇飞舞的混乱与桌上物品的繁多,形象地描绘了一种杂乱无章的状态。这不仅反映了生活中的某种现象,也可能隐含诗人内心的不安或困惑。
第七句:“黄菊红萸满乌帽”
- 关键词: 黄菊、红萸、乌帽
- 注释: “黄菊”和“红萸”都是指菊花的不同品种,“满乌帽”则形容帽子上装饰着菊花,整个画面充满了秋天的色彩和气息。
- 赏析: 这句诗通过描绘一幅美丽的菊花图案,传递了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菊花在中国文化中常常象征高洁和长寿,因此这句诗也蕴含了深厚的文化意味和审美情趣。
第八句:“椒丘谁是醉乡谋”
- 关键词: 椒丘、醉乡谋
- 注释: “椒丘”可能是指以花椒为原料制成的酒或者花椒山丘,“醉乡谋”则是指在这个地方寻找一个可以忘却世俗烦恼的地方作为自己的归宿。
- 赏析: 这句诗以设问的方式提出了一个深刻的问题: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里,人们究竟需要在哪里找到真正的安宁?这既反映了现代人对于心灵归宿的渴望,也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