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门直北八公西,杏栱梅梁脱蔽亏。
金叶卷空飞鸟影,冰纨浮入茂林姿。
裁云丽服淮娥踏,熨齿纹线楚客辞。
十二玉帘浑轴水,瘦龙捎月叫参差。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所作,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风景画。下面是逐句的解释和赏析:

  1. 天门直北八公西,杏栱梅梁脱蔽亏。(注释:天门山直指北方,八公山则在西边。)- 天门山位于湖南省张家界市,为武陵源风景区的著名奇观。天门峰拔地而起,形似刀削,有“天开于楚”、“湘西第一神山”之称。而八公山则是一座著名的山峰,它位于湖南省张家界市武陵源风景区,主峰高1534米,是武陵源区的最高点。这里的“八公”指的是这座山峰的名字。杏栱(gǒng)即檐柱头装饰成杏叶形的斗拱,梅梁则指用梅花木制作的梁,这些建筑元素使得整个建筑显得古朴典雅。“脱蔽亏”意味着这些建筑在云雾中若隐若现,增添了一种神秘和迷人的氛围。

  2. 金叶卷空飞鸟影,冰纨浮入茂林姿。(注释:金色的树叶在天空中舒展开来,仿佛一群鸟儿掠过。透明的丝质物品飘浮在茂密的树林中。)- 这里使用了丰富的色彩和动态来描绘景物。”金叶”通常指的是金黄色的树叶,可能是指秋季的景象;”卷空”形容树叶在空中飘扬的样子;”飞鸟影”则暗示了鸟类在飞翔时的影子,增加了动感。”冰纨”在这里可以理解为轻薄透明如冰的材料制成的衣物或物体,可能是指某种轻盈的物品;”浮入茂林”描绘了这些物品随着微风在树林中飘动的情景。整体上,这一联通过色彩对比和动态描述,营造出一个宁静又生动的自然景观。

  3. 裁云丽服淮娥踏,熨齿纹线楚客辞。(注释:裁剪云雾制成华丽的衣裳,像是淮河边的美丽女子穿着;熨平衣料的线条,仿佛是楚国旅人的辞赋。)- “裁云”形容制作衣服的工艺精湛,能够巧妙地将云雾裁剪成衣物的形状;”丽服”指的是华美的服饰;”淮娥”可能指的是淮河之滨的女子,因为古时候对女性有美丽称谓的习惯;”踏”在这里可以解释为穿着这件衣服的样子。”熨齿纹线”可能是指在衣物的纹理中可以看到精细的图案,类似于熨烫过的衣物上的文字或者花纹;”楚客”指的是楚国的客人,可能是诗人自指或者代指某个人。这一联描绘了一位女子穿着华丽服饰,行走于自然之中,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和向往。

  4. 十二玉帘浑轴水,瘦龙捎月叫参差。(注释:十二根玉石栏杆交织在一起形成的水面,像一条瘦弱的龙在月光下跳跃,参差不齐。)- “十二玉帘”指的是十二根由玉石雕刻而成的栏杆,可能是用来保护或者装饰某处建筑或景点。”浑轴水”表示这些栏杆如同一个整体,连接成一个宽阔的水面;”瘦龙”是对水中倒映着的龙形象的描述,可能是指水面上的波纹或者影子;”捎月叫参差”描述了月亮在波纹中的摇曳姿态,以及这种摇曳给水面带来的光影变化,使得水面呈现出层次分明、参差不齐的效果。整体而言,这一联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和谐美的追求和感受。

  5. 赏析:
    本诗以优美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充满诗意的画面,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元素的细腻描写,构建了一个和谐、宁静而又生动的场景。诗人通过对天门山的独特位置、杏栱梅梁的建筑特色以及云雾中的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神秘。同时,诗中还巧妙地运用了色彩、动态和光影等元素,增强了画面的立体感和动态美。整体上,此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理解和独特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