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寻葱茜踏顽云,越俗闽风杂楚民。
天窄定藏巫峡雨,溪深疑有武陵春。
驱寒万籁争奔壑,竞秀千峰自逼人。
断送残年归马首,却羞头著故纶巾。

【注释】

自竹岩至杉溪:指诗人从竹岩出发,经过杉溪。竹岩在福建永福县境内,杉溪在江西大余县内。

晓寻葱茜踏顽云:早晨去寻找那葱翠的山峦,踏着那顽皮的白云。

越俗闽风杂楚民:越族的风俗、闽地的风情和楚国的民俗混杂在一起。

天窄定藏巫峡雨:天空狭窄,必然藏着巫峡的春雨。

溪深疑有武陵春:溪水深得让人怀疑是武陵源的春天。武陵源是湖南张家界市境内的一处风景区。

驱寒万籁争奔壑:驱散寒冷,万籁俱寂,各种声响都争先恐后奔向山谷。

竞秀千峰自逼人:争相争奇斗艳的群峰自己向人靠拢。

断送残年归马首:将残年的光阴断送在马的头前。

却羞头著故纶巾:反而觉得戴着破旧的丝帽很羞愧。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文士杨万里在公元1236年(宋理宗绍定元年)由江西大余县出发,前往江西吉安府吉州(今江西吉安),途经福建永福县时所作。诗中描绘了作者沿途所见山水风光的优美景色和他对大自然美景的感受。

开头两句“晓寻葱茜踏顽云,越俗闽风杂楚民”,描绘了一幅晨曦中诗人追寻葱翠山峦的画面,展现了他与大自然亲近的情景。这里的“越俗闽风”指的是浙江一带的风俗和闽地的风情,与楚国的民俗相结合,形成了一幅充满生活气息的画卷。

接下来的两句“天窄定藏巫峡雨,溪深疑有武陵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感受。他认为天空狭窄,必然藏着巫峡的春雨,而溪水深深之处,让人怀疑是武陵源的春天。这两句诗通过巧妙的艺术手法,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独特感受和深刻理解。

“驱寒万籁争奔壑,竞秀千峰自逼人”,诗人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了群峰争相向人靠拢的场景。这句诗通过对大自然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崇敬之情。

最后两句“断送残年归马首,却羞头著故纶巾”,则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感慨和对功名事业的追求。他认为将残年的光阴断送在马的头前是一种无意义的追求,反而觉得戴着破旧的丝帽很羞愧。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名利看得很淡泊的态度,也体现了他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

整首诗语言简练明快,意境深远悠远,充满了生活气息和艺术魅力。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功名事业的渴望和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