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本虚明亭更幽,亭澄心外复何求。
高堂挂镜来斯照,素月流天翳尽收。
道力定僧堪默对,我忘吟客快冥搜。
风痕不动玻璃软,十万人家一色秋。
我们来分析这首诗的结构和内容:
- 第一段:“澄心亭”是题目。“心本虚明亭更幽”描述了亭子的特点和氛围。“亭澄心外复何求”表达了诗人在亭中心境的变化。
- 第二段:“高堂挂镜来斯照”描绘了亭子中的一幕。“素月流天翳尽收”描述了月光如何映照下来。
- 第三段:“道力定僧堪默对”描述了僧侣在此地的修行状态。“我忘吟客快冥搜”则表达了作者自己的心情。
- 第四段:“风痕不动玻璃软”描绘了风与玻璃的关系。“十万人家一色秋”描绘了周围的景色。
我们对每句诗句进行逐词释义:
- 第一句:“澄心亭”是题目。描述了这个亭子的清澈透明,给人以宁静的感觉。
- 第二句:“心本虚明亭更幽”表达了亭子的空灵和静谧。这里的“心本虚明”指的是内心的清净和明亮,而“亭更幽”则强调了这种清净和明亮给诗人带来的宁静感。
- 第三句:“亭澄心外复何求”表达了诗人在亭中的心境变化。这里的“亭澄心外”指的是在亭子中,诗人的内心达到了一种清澈的状态,不再向外追求什么。
- 第四句:“高堂挂镜来斯照”描述了亭子中的一幅画面。这里的“高堂”指的是高耸的建筑物,而“挂镜”则可能是指挂在墙上的镜子。
- 第五句:“素月流天翳尽收”描绘了月光如何照入亭子,将整个天空都照亮了。这里的“素月”指的是明亮的月亮,而“流天翳尽收”则形象地描述了月光如何将整个天空都照得明亮。
- 第六句:“道力定僧堪默对”描述了僧侣在此地的修行状态。这里的“道力定僧”指的是修行有成的僧人,他们在这里能够保持内心的平静和专注。
- 第七句:“我忘吟客快冥搜”表达了作者自己的心情。这里的“吟客”指的是喜欢吟诗的文人,而“快冥搜”则表达了作者在这个环境中感到的一种愉悦和自在。
- 第八句:“风痕不动玻璃软”描绘了风与玻璃的关系。这里的“风痕不动”指的是风吹过玻璃时,留下的痕迹却依然存在,而“玻璃软”则形容了玻璃的质感柔软。
- 第九句:“十万人家一色秋”描述了周围的景色。这里的“十万人家”指的是众多的家庭,而“一色秋”则形容了这个季节中所有的家庭都呈现出统一的秋天色彩。
我们来进行整体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澄心亭的描写,展现了一个宁静、空灵的环境以及其中蕴含的诗意。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了自己内心的感受和思考。诗中的语言简练而富有意象,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情感,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所要表达的那种宁静、清远的氛围。同时,诗中所蕴含的哲学意蕴也值得我们深思和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