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来得计在通津,蚀尽冥冥古道尘。
犊子掣辕疲欲死,须知作俑是椎轮。

【注释】

道旁见牛车:在道旁看见运载牛车的车子。因成二绝:因此写成两首诗。得计:指得到计策。通津:大水退尽后,渡口。蚀尽:冲刷掉。冥冥古道尘:冲刷掉了道路上的灰尘。犊子:小公牛。掣辕:拉着套绳。疲欲死:拉不动套绳,累得要死。作俑:制造陶俑。椎轮:木制的车轮。

【赏析】

此为咏物抒怀诗。诗人通过咏叹牛车、牛车中人以及耕者,表达了对劳动者的同情和对劳动人民的赞美之情。

首联:“由来得计在通津,蚀尽冥冥古道尘。”这两句是说:自从有了通津,就可以得计于天下,冲刷掉了道路上的灰尘。“通津”即通达的渡口。“古道”指的是古代的道路。“冥冥”是昏暗的样子。“得计”指得到计谋。“由来”就是从来,从古至今的意思。诗人以“通津”、“冥冥”等词句,形象地描绘了渡口的景象和道路的荒凉,表现了诗人对农民的同情和对劳动人民辛勤劳作的赞美之情。

颔联:“犊子掣辕疲欲死,须知作俑是椎轮。”这两句是说:小牛拉着车辕拉得精疲力尽,快要死了,要知道制造陶俑的人也是从木轮开始的呀!“犊子”指小公牛。“掣辕”是指拉着车辕。“作俑”指制作陶俑。“椎轮”原指车轮下垫的木块,这里指木制车轮。这句诗用“作俑是椎轮”这一典故,表明了作者的观点:应该尊重劳动人民,他们创造出来的文明成果,是从最原始的陶轮开始的。

这首诗的主旨在于歌颂劳动人民,同时表达出诗人对劳动者的深厚感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