觥筹一举破愁城,似胜长驱十万兵。
可是胸中浇块磊,更须酂白与汾清。

【注】: 陪彭安行双莲亭小酌三首

觥筹(古代酒器)一举破愁城,似胜长驱十万兵。

觥筹(古代酒器):指酒杯,是饮酒时用的器具。觥,古代的一种盛酒器。筹,古代一种记数的筹码。这里代指杯盘。

可是胸中浇块磊,更须酂白与汾清。

更须:必须。

酂(zuo):地名,古县名,在今河南省商水县西北。

白:指《诗经·卫风》中的“白茅”和“白华”。

汾清:《诗经·王风》中的“汾之清泉。”

赏析:

这首词是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年)春,诗人与友人彭安行同游双莲亭,在亭上举杯畅饮,席间有感而作的一组七律诗。全诗以“觥筹”为线索贯穿始终,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在亭上的欢聚之情以及内心的豪情壮志。

第一句写两人在亭上举杯畅饮,觥筹交错,仿佛战胜了千军万马。这里的“觥筹”是指酒杯和筹码,象征着欢乐和畅饮的场景。诗人通过这一动作,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愉悦和豪迈之情。

第二句则转向内心世界。虽然外表看似欢快,但实际上心中却有着难以言说的苦闷和压抑。这里的“浇块磊”指的是心中的块垒,如同巨石般压在心头,让人难以释怀。这种情绪的产生,既可能源于现实生活的压力,也可能源自内心深处的某种追求或理想。

第三句则是对前两句的进一步补充和升华。面对内心的苦闷和压抑,诗人并没有选择逃避或放弃,而是选择了勇敢面对并寻求解决之道。这里的“更须”表示需要、必须的意思,暗示了诗人决心要摆脱这些苦闷和压抑的心态。而“酂白”和“汾清”分别指的是《诗经·卫风》中的“白茅”和“白华”。这两首诗都是古代诗歌的典范之作,代表了中国古代文学的高度成就。在这里,诗人借用这两首诗的典故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心境。

这首诗通过描绘宴饮的情景和诗人的内心世界,展现了一个既有外在喜悦又有内在苦闷的复杂人物形象。诗人用酒作为媒介,将内心的情感转化为外在的表现,使得整个作品充满了诗意和韵味。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作者对于人生哲理的思考和追求,展现了其深邃的人生感悟和哲学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