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髯满颔光且修,紫石双眼寒铓浮。
茫然襟韵自轩豁,见于声貌非懦柔。
昔随群众退礼部,归来便作沧浪游。
笑买渔艇出巧思,饰以丹白名鹤舟。
长须赤脚分相与,鲈鱼美酒他何求。
高吟清风洞庭晚,一笛明月吴江秋。
白云无心伴疏散,丹经有诀穷秘幽。
志非谤国慕处士,性欲避俗追浮丘。
不山不渊隐无迹,时时飞棹来皇州。
保康桥前舣清梦,峨冠烂醉都城楼。
胸中有物齐出处,天下无方随去留。
太平取士有阶陛,几人年少能公侯。
公侯未有君所乐,一时外物为赘疣。
束之簪绅岂其性,轧以利害仍相矛。
媕婀稻粱效鸡骛,驰逐膻秽争蚍蜉。
相逢感慨慕黄鹄,嗟我方以斗禄囚。
贱官绶蓝谁不尔,应书随俗卑可羞。
鹤舟之乐慎勿弃,劝君起者非良谋。
崔仲岳,字鹤舟,是唐代诗人。他的诗作多以山水为题材,风格清新自然,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这首诗是他的《秋日泛舟》的序言,通过描绘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绿髯满颔光且修,紫石双眼寒铓浮。
“绿髯”指的是绿色的胡须,这里用来形容诗人自己的风采。诗人的胡须茂密,光彩照人,如同紫色的石头一样锋利。这里的“寒铓”指的是锋芒,形容诗人的胡须和眼睛都像剑一样锐利。
茫然襟韵自轩豁,见于声貌非懦柔。
诗人在船上眺望远方的风景,心中充满了豪迈的情感。他的目光开阔,心胸豁达,展现出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风貌。他的歌声响亮动听,但并不是软弱可欺的表现。
昔随群众退礼部,归来便作沧浪游。
诗人曾经历过官场的沉浮,但在归隐后他选择了沧浪之游的生活方式。这里的“沧浪之游”是指远离尘世的隐居生活。
笑买渔艇出巧思,饰以丹白名鹤舟。
诗人购买了一艘漂亮的渔艇,并给它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鹤舟”。这里的“巧思”指的是巧妙的设计和构思。
长须赤脚分相与,鲈鱼美酒他何求。
诗人穿着长长的胡须,赤着双脚,与其他渔夫一起分享着美食和美酒。这里的“长须赤脚”形容了诗人的洒脱和自由。
高吟清风洞庭晚,一笛明月吴江秋。
诗人站在船头,高声吟诵着诗歌,欣赏着洞庭湖的夜景。他吹起悠扬的笛声,伴随着明月照耀下的吴江秋色。这里的“清风”、“明月”都是对美景的赞美。
白云无心伴疏散,丹经有诀穷秘幽。
诗人独自行走在山林之中,欣赏着大自然的美景。这里的“白云”象征着诗人内心的自由和宁静。
志非谤国慕处士,性欲避俗追浮丘。
诗人虽然身处世俗之中,但他的志向却是高尚的。他追求的是超脱世俗的生活,而不是功名利禄。这里的“谤国”、“处士”都是对诗人品德的高赞。
不山不渊隐无迹,时时飞棹来皇州。
诗人在山水之间自由地穿梭,他的身影时而出现在山顶,时而又消失在山谷中。这里的“山”、“水”都是对诗人隐居生活的描绘。
保康桥前舣清梦,峨冠烂醉都城楼。
诗人在保康桥前驻足休息,享受着宁静的时光。他头戴峨冠,尽情地享受着美酒带来的快乐。这里的“保康桥”和“都城楼”都是对杭州美景的描绘。
胸中有物齐出处,天下无方随去留。
诗人胸怀壮志,无论走到哪里都能够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这里的“胸中”指的是内心的世界,而“物”则代表了朋友或志同道合的人。
太平取士有阶陛,几人年少能公侯。
在和平时期,朝廷选拔人才有一套明确的制度和规则。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能够成为公侯的机会并不多见。这里的“阶陛”指的是选拔人才的阶梯和台阶,而“公侯”则是古代的一种官职。
公侯未有君所乐,一时外物为赘疣。
在朝廷中,一些年轻的官员因为追求名利而变得庸俗不堪。这些外在的事物成为了他们身上的负担,使他们失去了原有的才华和品质。这里的“赘疣”指的是多余的东西,引申为不必要的负担。
束之簪绅岂其性,轧以利害仍相矛。
那些被束缚在官帽和绅带之间的年轻人,他们追求名利的欲望已经超越了本性。他们在面对利益冲突时仍然相互指责,无法达成共识。这里的“束之簪绅”指的是被束缚在官帽和绅带之间的年轻人,而“轧以利害仍相矛”则是对他们行为的讽刺。
媕婀稻粱效鸡骛,驰逐膻秽争蚍蜉。
那些追求名利的年轻人就像鸡鹜一样,为了稻粱而奔波忙碌。他们争相追逐那些名声和地位,却忘记了真正的价值所在。这里的“媕婀”指的是鸡鸭在水中游泳的样子,而“奔逐膻秽争蚍蜉”则是对他们行为的嘲讽。
相逢感慨慕黄鹄,嗟我方以斗禄囚。
诗人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们相遇时,都感叹自己的命运不如黄鹄一般自由。他曾经为了争夺财富而陷入困境,现在只能在这艘小舟上度过美好的时光。这里的“黄鹄”指的是自由自在的鸟儿,而“方以斗禄囚”则是对他的无奈的表达。
贱官绶蓝谁不尔,应书随俗卑可羞。
对于那些身居高位的人来说,他们追求名利的欲望并不逊色于其他人。他们甚至会写一些迎合世俗的文字来获得地位和荣誉。这里的“绶蓝”指的是官服的颜色,而“卑可羞”则是对他们行为的评价。
鹤舟之乐慎勿弃,劝君起者非良谋。
诗人提醒那些追求名利的人,不要丢弃了鹤舟的乐趣。那些真正有远见的人应该放弃短暂的利益,追求长远的幸福。这里的“鹤舟之乐”指的是悠闲自得的生活状态,而“劝君起者非良谋”则是对他观点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