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日房陵怜逐客,物情不觉在天涯。
十年来作六州长,四海共知双鬓华。
封内半为胡敌践,路傍时问野人家。
京山初入京西道,晚景轻风旆脚斜。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描绘了作者在长安的所见所闻和所感所思。
首句“往日房陵怜逐客,物情不觉在天涯。”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房陵是指古代楚国的领地,这里用来形容故乡的偏远和遥远。诗人曾经被贬到房陵,感到孤独和无助。但在这里,他并没有感到孤独和无助,相反,他对这个地方产生了深深的感情。因为这里的人们和事都让他感到亲切和熟悉,仿佛回到了自己的家一样。
第二句“十年来作六州长,四海共知双鬓华。”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在长安的生活的感受。十年的时间,他从一个地方官员变成了一个有影响力的官员,他的声望也在不断扩大。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感到骄傲或者满足,反而感到一种深深的无奈和疲惫。因为他发现,无论他多么努力,都无法改变现实。他的双鬓已经变得斑白,这让他感到岁月的无情和生命的短暂。
第三句“封内半为胡敌践,路傍时问野人家。”描绘了作者在长安的所见所闻。长安城周围一半的土地被胡人占据,这是当时的现实。而在路上,时常会看到一些农民在询问别人的情况,这让他感到生活的真实和艰难。这些农民都是普通的百姓,他们的生活虽然艰辛,但他们却有着坚韧和乐观的态度。
第四句“京山初入京西道,晚景轻风旆脚斜。”描绘了作者在长安的所见所闻。从京山出发,进入了京西道。傍晚的时候,微风吹拂着旗帜,给人一种轻松的感觉。这是作者在长安的生活,尽管充满了压力和挑战,但他依然保持着乐观和积极的态度,继续前行。
这首诗通过描绘作者在长安的生活经历和所见所闻,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他用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描绘,使读者能够深入地感受到他的情感和思想。同时,他也展现了自己的才华和勇气,即使面对困境和压力,也始终保持着乐观和自信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