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由造化,谁通天地心。
柴门闭浊暑,汗雨如滂淫。
便谓岭外热,四序常相寻。
露气润清晓,方知秋意深。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创作的一首五言诗。全诗共四句,每一句都描绘了不同的景色和感受,共同构成了一幅丰富多彩的自然画卷。
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和赏析:
八月来大浊暑小屋真甑釜土人谓自是以往虽穷冬亦然既而十二日得秋分之气窗牖凉生与东南无异固知造物之妙人岂能尽识之赋此四韵:八月,即农历的八月,这个时候正值盛夏季节,天气炎热。”大浊暑”形容夏天酷热难耐。”小屋真甑釜土人”,意思是说这小屋子就像古代用来蒸食物的甑(zèn)一样,四周都是土墙,给人一种闷热的感觉。”谓自是以往虽穷冬亦然”,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于这种气候现象的看法,认为即使到了冬天,也依然如此。”既而十二日得秋分之气窗牖凉生与东南无异”,意思是在经过一段时间之后,终于迎来了秋天,这时窗户透进凉气,让人感到舒适。”固知造物之妙人岂能尽识之”,这句话的意思是,大自然的造化是如此奇妙,人类又怎能完全理解呢?”赋此四韵”,表示作者为这一景象所感动,写下了这首诗。
万物由造化,谁通天地心: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世间万物都是由自然的造化而成,人类又怎能理解这其中的奥秘呢?
柴门闭浊暑,汗雨如滂淫: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由于夏天的高温,人们不得不紧闭门窗,汗水像雨水一样倾盆而下。
便谓岭外热,四序常相寻: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虽然外界可能很冷,但在这个区域里却常常感到炎热。”热”是指温度高,”冷”是指气候干燥,”四序”指四季变换。
露气润清晓,方知秋意深: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清晨的时候空气中充满了露水,湿润清新,让人感觉秋天的气息已经非常浓厚了。
整首诗通过对夏日炎炎、秋分时节、晨露清新等不同场景的描述,展现了自然界的变化和季节更替的美妙。同时,通过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思考,引发人们对自然和生命规律的敬畏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