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曾贪进不曾休,俯仰人间今白头。
一切有为皆妄幻,十方无碍足浮游。
谁言学佛须披衲,颇笑求仙唯造楼。
只有随缘是真谛,稳凭舟楫济安流。

义荣见示和禅月山居诗盥读数过六根洒然但余素不晓佛法今以受持孔子教中而见于穷居之所日用者和成七首

注释:

  1. 义荣:可能是作者的朋友或同道中人。
  2. 和禅月山居诗:可能是义荣的一首诗,表达了对禅月山居的喜爱和赞美。
  3. 盥读:洗手后阅读诗文。
  4. 数过六根:通过观察身体的六种感官(眼、耳、鼻、舌、身、意)来体验世界。
  5. 洒然:心情愉快、豁达的状态。
  6. 素:原来。
  7. 孔子教中:孔子的教育思想。
  8. 穷居之所:简陋的居所。
  9. 日用者:日常的生活用品。
  10. 和成七首:可能是指义荣的七首诗歌。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佛教和道教的理解和感悟。诗人在与义荣的交流中,了解到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并在生活中实践这些思想。诗人认为,佛教和道教的修行方法就是顺其自然,不受外界干扰,保持内心的平静和豁达。同时,诗人也认识到了生活的艰辛和不易,因此更加珍惜当下的生活。

整首诗语言平实,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对于人生和修行的深刻思考。它不仅是一首赞美禅宗思想的诗歌,也是一种对生活态度的反思。

译文:
我见过义荣写的禅月山居诗,读了之后让我感到心情非常愉悦。我一直不理解佛法,但现在我已经接受了孔子教给我们的思想。虽然我现在住的是一个简陋的居所,但是每天的生活用品都是经过精心挑选和准备的。我坚信只有顺其自然,才能达到心灵的平静和豁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