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衾万感不能平,籍也扪心未觉盲。
疏雨过云才数点,宿酲扶梦正三更。
瘴烟侵我须教老,春物牵愁自在生。
畴曩犬鸡无寸效,如今方愧子真耕。

【解析】

此诗为诗人晚年在岭南时所作,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首联写自己辗转反侧,难以入眠;颔联写雨过天晴的景象,借以抒发自己的感慨;颈联写瘴气侵人,使人感到衰老,春天的生机也受到压抑;尾联写往日的乡邻没有一点作为,而自己却感到惭愧,愧对古人“耕”的精神。全诗语言朴实、自然,风格沉郁顿挫,含蓄蕴藉。

【答案】

译文:

孤衾万感不能平,

籍也扪心未觉盲。

疏雨过云才数点,

宿酲扶梦正三更。

瘴烟侵我须教老,

春物牵愁自在生。

畴曩犬鸡无寸效,

如今方愧子真耕。

赏析:

这是李纲晚年在岭南时所作,表现了他对故乡的怀念和思念之情。

开头两句说:夜深人静,独处一室,百感交集,难以成眠。这一句是全诗的基调,下面的内容都是围绕着这一情感展开的。

第三句紧承上句而来。上句说百感交集,难以成眠,这句就写因百感交集而难以入睡。“万感”二字,概括了作者此时的心情,说明他此时的思绪万千。这一句用“万感”来形容“不能平”,用“扪心”来形容“未觉盲”。这里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写出了作者当时的内心状态。“万感”一词,既写出了作者内心百感交集的状态,又表现出了作者内心的复杂。“扪心”是摸自己的心。这里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作者内心的感受。“未觉盲”三个字,写出了作者内心的困惑与迷茫。

第四句写雨过天晴的景象。雨过天晴,万物复苏,一切都显得那么新鲜、生动。这一句是作者心情由烦闷转为宁静的一个转换。“疏雨过云才数点”中的“才数点”三个字,形象地写出了雨过天晴后,天空中飘浮的几片乌云,突出了天气的阴沉。这里的“过”、“才”两个字,都写出了作者内心的感受。

第五句写夜深人静,作者仍在梦中。这一句是作者心情由烦闷转为平静的另一个转换。“宿酲扶梦”中的“宿酲”二字,既写出了作者夜晚饮酒过多,醉得不省人事的状态,又暗示了他心中烦闷的原因。“正三更”三个字,既写出了时间之晚,又写出了时间的流逝。

第六句写瘴气侵人,令人感到衰老。这一句是作者心情由烦闷转为沉重的一个转换。“瘴烟”二字,既写出了南方潮湿、多雨的环境特点,又突出了作者内心的感受。这里的“须教老”三个字,既写出了南方气候的恶劣,又表现出了作者内心的无奈与悲哀。

最后两句写春天来了,万物复苏,但是作者的心情却依旧沉重。这两句既表现了作者对春天的到来的期待,又表现了自己内心的无奈与悲哀。“春物牵愁自在生”一句,既是对春天到来的期待,又是对自己心情沉重的原因的解释。

尾联写昔日的乡邻没有一点作为,而自己却感到惭愧,愧对古人“耕”的精神。这里的“子真”二字,既指李纲,又暗指那些乡邻。这一句既表现了作者对乡邻的失望,又表现了自己心中的羞愧。

这首诗语言质朴、自然、平淡,但又富有深刻的内涵和哲理性。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作者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使读者能够深入体会到作者的情感变化和内心世界。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诗人对生活、对人生的独特见解和感悟,使诗歌具有了更高的艺术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