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居岂是安居地,木偶漂来且庶几。
日向柳边回晚照,雨随云去敛馀扉。
相逢又说分新火,孤坐谁怜尚袷衣。
试破泥头开煮酒,菖蒲香细蜡花肥。
寒食杂兴二篇
安居岂是安居地,木偶漂来且庶几。
日向柳边回晚照,雨随云去敛馀扉。
相逢又说分新火,孤坐谁怜尚袷衣。
试破泥头开煮酒,菖蒲香细蜡花肥。
注释:
- 寒食:清明节的前一天。
- 安居:安适的生活。
- 漂来:漂流而来。
- 庶几:差不多,接近。
- 日向柳边回晚照:太阳在柳树旁边落下余晖。
- 雨随云去敛馀扉:雨随着云彩飘去,收起了门帘。
- 逢说:遇见。
- 分新火:用新的柴火烹煮食物。
- 孤坐:独自坐着。
- 蜡花肥:蜡烛花儿更加茂盛。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寒食节的诗。寒食节是清明节的前一天,人们会在这一天扫墓祭祖,同时也会有一些娱乐活动。这首诗描述了作者在寒食节的所见所感,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人情世态的描绘,展现了一个宁静而和谐的节日气氛。
首句“安居岂是安居地”,表达了作者对安定生活的向往。在这里,“安居”指的是一个人能够安安心心地生活的地方,而“岂是安居地”则表示这样的生活并不容易实现,需要付出很多努力才能得到。这种对安定生活的渴望,也反映了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
“木偶漂来且庶几”一句,则是对前一句的具体描绘。木偶漂来,意味着生活中的一些变化和不确定因素,使得人们不得不面对各种挑战和困难。同时,这也暗示了人们在面对困境时,可能会感到迷茫和无助。然而,在这样的情况下,人们仍然会寻找机会和希望,希望自己能够接近真正的安宁。
第三句“日向柳边回晚照,雨随云去敛馀扉”则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画面。太阳在柳树旁落下余晖,雨随着云层飘去,收起了门帘。这样的景色给人一种安静、平和的感觉,仿佛所有的烦恼都已经消散。这两句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了作者对于宁静生活的喜爱和追求。
最后两句“相逢又说分新火,孤坐谁怜尚袷衣”则表现了诗人对于孤独和寂寞的感慨。相逢又说分新火,指的是与朋友相聚时又因为某些原因而不得不分开;孤单一人坐在哪里,没有人同情和关心。这些诗句表达了诗人在节日中感受到的孤独和失落,以及对友情和关怀的渴望。
最后一句“试破泥头开煮酒,菖蒲香细蜡花肥”则是诗人对于生活的热爱和乐观态度。他试图打破泥泞的墙壁,煮一壶酒品尝;菖蒲散发出的香气和蜡烛花儿的茂盛都让人心生欢喜。这些诗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中美好事物的珍惜和感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