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阴修竹小茅庐,足可安闲置老夫。
懒不观书蟫得计,贫唯煮菜鼠无图。
吏今更肯来桥外,鵩亦相疏远坐隅。
阅遍华严方灌顶,焚香千古问毗卢。
【注释】
修竹:长而笔直的竹子。茅庐:草屋。安闲:悠闲自得,没有拘束。老夫:年老的人。懒不观书:懒得看书。蟫:虫蛀。煮菜:做饭。鼠无图:老鼠没有图画可以画。吏今更肯来桥外:现在官员们不再敢来桥外了。鵩(huī):杜鹃鸟。相疏远坐隅:相互疏远,坐在角落。阅遍华严方灌顶:读遍了佛教的经典,求得佛法的真谛。焚香千古问毗卢:在燃烧的香烟中祈祷,祈求佛祖庇佑。毗卢:佛教名词,指佛祖。
【赏析】
此诗是诗人晚年归隐后的一首田园诗作,抒发了他归隐后对自然生活的喜爱之情。首联“阴阴修竹小茅庐,足可安闲置老夫”,写的是诗人隐居山林的住所。“修竹”是指长势良好的竹林。作者在这里表达了自己对自然山水的喜爱,以及向往自由宁静生活的渴望。第二联“懒不观书蟫得计,贫唯煮菜鼠无图”,写的是自己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蟫”(xiǎn)指虫蛀,这里用来比喻自己因为懒惰而不读书,而把时间都花在了烹饪上,过着清贫的生活却心满意足。第三联“吏今更肯来桥外,鵩亦相疏远坐隅”,写的是自己的生活环境和心境的变化。这里的“吏”应该指的是那些追求名利、趋炎附势的官吏们,他们已经不再敢来打扰诗人了。第四联“阅遍华严方灌顶,焚香千古问毗卢”,则是表达了诗人对佛法的信仰和对佛祖庇佑的祈求。这里的“华严”是佛教经典之一,“灌顶”则是佛教仪式之一,表示向佛祖求取真谛的意思。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对佛法的理解和领悟,同时也表达了对佛祖庇佑的虔诚愿望。整首诗语言朴实无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喜爱和对佛法的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