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病相寻体未平,幽怀感物强星星。
地卑积润野梅瘦,岁晚无霜山柿青。
览镜但存心慷慨,杖筇犹觉步竛竮。
如何每事难精进,日废华严千字经。
【解析】
这是一首描写作者病后心境与景物的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自然、世事的深刻感慨。“地卑积润野梅瘦,岁晚无霜山柿青”是第一联,描写的是冬末春初,万物复苏的景象。“地卑”句意为:地面低洼的地方积水成泥,使野外之梅更加显得清瘦;“岁晚”句意为:时至岁末没有霜雪,山里柿子依旧保持着青色。这两句诗中,“地卑”和“岁晚”是关键词,“地卑”指地势低洼之地,“岁晚”指年岁已到晚秋。“梅”和“柿”是关键词,“梅”指野梅,即野生梅花,“柿”指山柿,即山中的柿子。“地卑”、“岁晚”这两个词语,在诗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为下面写景作铺垫。“览镜但存心慷慨,杖筇犹觉步竛竮。”是第二联,描写的是诗人面对镜子,心怀豪情壮志,虽然拄着拐杖,仍然步履矫健。这两句中,“览镜”和“杖筇”是关键词,“览镜”指的是诗人面对镜子,“杖筇”指的是手执拐杖。“心慷慨”和“步竛竮”是关键词,“心慷慨”指的是心怀豪情壮志,“步竛竮”指的是脚步矫健有力。“览镜”和“杖筇”这两个关键词,在诗中起到了过渡的作用。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面对镜子的时候,我满怀豪情壮志;虽然拄着拐杖,但是我的脚步依然矫健有力。
第三联是整首诗的核心部分。“如何每事难精进,日废华严千字经。”是第三联,意思是说:每天做事情都很艰难,常常不能专心致志地去做。“何”和“日”是关键词,“何”是疑问代词,表示为什么;“日”指的是日子。“精进”和“废”是关键词,“精进”指的是精神饱满、专注努力地做事情;“废”指的是荒废、懒散、不专注。这两句话的意思很耐人寻味,诗人在这里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表达出自己内心的感受。诗人用“每事”和“日”来修饰“难精进”,用“废”来修饰“华严千字经”,这样的写法既突出了自己的感受,又增加了诗句的表现力。最后一句是全诗的结尾,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升华。“赏析: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质朴无华的意象、清新淡雅的风格,表现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诗中既有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又有对生命状态的反思和省悟。诗人在病后的生活状态中找到了生活的真谛,也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态度和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