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园亭书掩关,身闲不用更偷闲。
柳绵尽日高低处,春色于人去住间。
已醉更应将酒解,负花须索把诗还。
我今已是霜颠秃,不比休文只鬓斑。
注释:
小小园亭书掩关,身闲不用更偷闲。
柳绵尽日高低处,春色于人去住间。
已醉更应将酒解,负花须索把诗还。
我今已是霜颠秃,不比休文只鬓斑。
赏析:
寒食节是清明节的前一日,古人有在这一天扫墓、踏青的习俗。这首诗就是写在寒食节这天的一些活动和感受。
首联“小小园亭书掩关,身闲不用更偷闲。”诗人在寒食节这天,选择了一个安静的地方读书,享受着难得的闲暇时光。这里的“园亭”是指诗人的居所,可能是一座小巧精致的园林,环境幽静,景色宜人。而“书掩关”则表明了诗人对外界的隔绝,全身心投入到书中,仿佛与世隔绝,享受着一种宁静和安详。
颔联“柳绵尽日高低处,春色于人去住间。”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天画卷。诗人通过观察柳絮的飘飞来表达他对春天的喜爱。“尽日高低处”指的是柳絮在风中随风飘舞,无论高还是低都能看到它的存在。“于人去住间”则表达了春天的气息无处不在,无论是走到哪里都能感觉到春天的魅力。这里既有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也有对春天氛围的渲染。
颈联“已醉更应将酒解,负花须索把诗还。”诗人已经陶醉在春天的美色中,无法自拔。他不仅欣赏着眼前的美景,还忍不住想要饮酒来消愁。同时,他还想起了自己曾经写的诗句,于是决定把那些诗句还给诗人。这两句诗既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也展示了他的才情和品味。
尾联“我今已是霜颠秃,不比休文只鬓斑。”诗人感叹岁月如梭,自己已经年老体衰,头发也变得稀疏。然而他却并不羡慕那些拥有一头浓密头发的人,因为他觉得自己已经足够满足。这两句诗既表现了诗人对自己现状的满意,也表达了他对生活的豁达和坦然。
整首诗以寒食为背景,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和对生活的感受,展现了诗人内心的丰富情感和独特的审美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