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天不爱物,风雨害秋成。
未恨泥涂辱,端忧柱石倾。
淹留惊岁宴,坚卧怅鸡鸣。
吾道还如此,商歌天未明。
【赏析】
《秋雨所居漏湿》是唐代诗人王绩的作品。此诗首联写秋雨之害,“风雨害秋成”一句暗含对当时政治的讽刺。颔联承上启下,由己及人,写出了诗人因遭贬谪而忧心忡忡的心情。颈联进一步抒写了诗人因秋雨连绵而心情郁闷的情怀。尾联点题,以议论结束全篇,表明自己虽遭流放,但道义犹存。
秋雨连绵不止,给人们带来了许多不便,也给诗人的生活带来不少麻烦。然而,这并不影响他在秋天里过着恬静闲适的生活。他喜欢独自一人在屋中吟诵诗歌,欣赏着窗外的秋雨,享受着大自然的美好。这种生活虽然清贫寂寞,但却使他感到满足和快乐。
王绩是一位具有高尚节操的隐士。他一生淡泊名利,不慕富贵,只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和解脱。他曾在隋朝担任过小官,但由于不满当时的黑暗腐败现象,便毅然辞官归隐。从此,他过起了隐居山林、自得其乐的隐居生活。他的诗作多表现隐逸生活,如《野望》、《古意》等篇,都表达了他对官场的厌恶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
这首诗是王绩在隐居期间所作。诗中的主人公是一位热爱自然的隐士,他喜欢独自在屋中吟诵诗歌,欣赏着窗外的秋雨。这种生活虽然清贫寂寞,但却使他感到满足和快乐。他热爱大自然,喜欢与自然为伍,认为只有与大自然亲近,才能真正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生命的真谛。这种思想在他的其他作品中也有充分体现。
这首诗的语言朴实无华,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它没有华丽的辞藻和繁复的修饰,而是通过简单的叙述和平淡的描述,将一个隐士的生活描绘得栩栩如生,使人仿佛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那种宁静、舒适而又孤独的生活状态。这种朴素的风格也正是王绩诗歌的独特之处。
这首诗还具有深刻的哲理意味。它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命运和社会现实的思考。他认为,无论是人还是动物,都应该顺应自然规律,过一种简单而真实的生活。这种思想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显得尤为可贵和难能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