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怀折腰辱,复作弃官行。
颇似陶彭泽,兼疑尚子平。
兵戈未消散,盗贼苦纵横。
余亦存丘壑,相期作耦耕。

闻张六复弃官归

张六,即张九龄(678-740),唐朝大臣、文学家。他因直言进谏而被贬官,晚年回到朝廷后又被贬为荆州长史。这首诗是诗人听到张九龄复职的消息而作。

应怀折腰辱,复作弃官行。

“折腰”,指屈节事人,表示对权贵的屈服。“弃官行”,指放弃官职回归田园。诗人在听到张九龄复职的消息后,感慨自己的仕途坎坷,曾经被迫屈节事人,后来又不得不放弃官职回归田园。

颇似陶彭泽,兼疑尚子平。

“陶彭泽”,即陶渊明(365-427),字元亮,东晋时期的文学家、隐士。“尚子平”是指东汉时期的学者、哲学家尚儒。《史记·伯夷列传》记载:“武王伐纣,夷族子姓。”这里用“陶”和“尚”来对比自己和两位历史人物的境遇。诗人感叹自己与陶渊明和尚子平一样,都曾屈节事人,后来又不得不回归田园。

兵戈未消散,盗贼苦纵横。

“兵戈”,指战争的兵器。“盗贼苦纵横”,指战乱不断,社会动荡不安。诗人担忧战争还没有结束,战乱仍然频繁,人民生活困苦不堪。

余亦存丘壑,相期作耦耕。

指山间的溪流、深谷等自然风景。“耦耕”,指两人共同耕种。诗人表示自己虽然身处乱世,但仍然向往隐居的生活,希望能够像陶渊明那样过上与世无争、自给自足的生活,与友人一起共同耕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