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廷用五饵,无复请长缨。
犹是輶轩使,时通绝域情。
山川资览眺,战伐想纵横。
不负四方志,那辞万里行。
【注释】
祖:祖逖,字士稚(shì zhì)东晋初年将领、文学家。他曾任左卫将军,都督建邺都尉,领江州事,封临海县侯,世称“祖参军”。北伐时,任中军校尉,加振远将军。后因功受封为广武郡公。他反对桓温的篡权,于321年被杀害。
使北:出使北方。
五饵:五种诱敌的手段或计策。
輶轩:古代一种轻便的车,用木制车轴,车轮小而坚固,便于在险地行车。这里指使者乘坐之车。
绝域:边远荒凉的地区。
览眺:眺望景物。
横:通作“衡”,衡量比较的意思。
负:担负,承担。
方:当,比。
辞:推脱,推辞。
【赏析】
祖逖是东晋初年的名将,他曾以少胜多,大败石勒军队,并收复洛阳、汴水等地,但不久即被杀害。这首诗就是诗人对祖逖的怀念和悼念。诗的前四句写祖逖出使北方时的豪情壮志,后两句则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忠心赤胆。
首联“汉廷用五饵,无复请长缨”写诗人对祖逖出使北方的期望与祝愿。这一句化用了《左传》中的典故:“齐侯使晏婴请继室于晋,曰:‘孤实不德,而老母弱子。请三公子之女为妇,吾子固纳之矣’。”意思是说,汉朝朝廷用五种办法来诱惑敌人,不再请求您去援救我们了。这里的“长缨”指的是长长的丝绳,比喻援救的力量,也比喻祖逖出使的重任。这一句表达了对祖逖的敬爱和对他的期望。同时,也暗示了当时中原地区局势动荡不安,需要有人挺身而出,挽救危局。
颔联“犹是輶轩使,时通绝域情”则描绘了祖逖出使北国的英姿飒爽。这句中“輶轩”是古代的一种轻车名,它由一种轻巧的车轴制成,车轮小而结实,能够适应崎岖不平的道路。“绝域”指的是遥远的地方,这里指北国的边疆地带。这句的意思是说,祖逖仍然是那种能够出使到遥远地方的使者,他的心意还牵挂着国家安危,关注着国家大事。这两句诗通过对祖逖出使北国情景的描写,展现了他对祖国的深沉情怀和对国家的忠诚耿耿之心。
颈联“山川资览眺,战伐想纵横”则进一步描绘了祖逖出使北国的豪迈气概。这句中“山川”指的是祖国的大好山河,“览眺”则是眺望景物的意思。这里的“战伐”泛指战争和讨伐,而“想纵横”则是指思考如何运用兵法来平定乱世。这句的意思是说,祖逖出使北国的时候,会看到祖国的大好山河,也会思考如何在战争中施展才华,为国家安定作出贡献。这两句诗通过对祖逖出使北国的情景的描绘,展现了他对祖国的深深眷恋和对国家的深深忧虑。
尾联“不负四方志,那辞万里行”则表达了诗人对祖逖出使北国的祝福和鼓励。这句中“四方”指的是全国各地或者四面八方,“那”意为哪,“辞”即推辞、放弃的意思。这句的意思是说,祖逖一定会不负自己的壮志豪情,不会放弃自己的使命而去。这一句是对前文的总结,也是对祖逖的赞美和鼓励。整首诗通过对祖逖出使北国情景的描绘,展现了他对祖国的深深眷恋和对国家的深深忧虑,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祖逖的敬仰之情和对他出使北国的祝愿和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