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阳诗礼学,世世有知名。
玉树芳荣早,金华地望清。
川沈终合剑,风折欲分荆。
萧瑟乌衣巷,偏伤道路情。
【注释】
扶:扶持。阳:比喻朝廷或皇帝,也指天子。诗礼学,指儒家的诗、书、礼、乐之学。世世代代有知名之士。玉树:比喻高贵的人。芳荣:美好而繁茂。早:早夭。金华地望清:指李公出身于金华,为官清廉。川沈:喻指朝廷。终合剑:喻指朝廷将用剑来杀你。风折欲分荆:喻指朝廷要与你分道扬镳。萧瑟:凄凉冷落的声音,这里用来写乌衣巷的景象。偏伤道路情:意即你死得凄苦,我为你伤心。
【赏析】
李商隐是晚唐著名诗人,他一生沉沦下僚,郁郁不得志,但他却以文采横溢的诗歌留名后世。他的诗歌多感伤之情,常流露出对时弊的愤懑与不满。这首诗是诗人在送别一个名叫李公的人时的挽词,表达了作者对其的深深哀悼。
首句“扶阳诗礼学”,是说这位李公是位有才华且精通诗书礼义之人,这从后文“世世代代有知名”可见一斑。“世世代代有知名”一句,既是赞颂李公的学识,又隐含了诗人对李公的崇敬之情,因为只有世世代代都有如此学识的人才配得上这样的赞誉。
第二句“玉树芳荣早”,是说李公从小就才华过人,如同美玉般珍贵。“芳荣”一词,既形容其才华出众,又暗含着赞美之意。“金华地望清”一句则是进一步赞美李公出身名门世家,家学渊博,为人清廉。“金华地望清”中的“金华地望”,指的是李公家族世代居住之地金华。“地望”,则是指家族声望和地位。“金华地望清”中的“清”,既可以理解为李公本人的品德高洁,也可以理解为李公家族的声望崇高。
接下来的两句诗中,“川沈终合剑”,“风折欲分荆”都是暗喻李公将遭到不幸的命运。“川沈”指的是朝廷的腐败,“终合剑”则是比喻朝廷要用剑来对付李公,“风折”则是比喻李公将被朝廷排挤出政坛。“欲分荆”则是指李公被朝廷所排挤,即将被迫离开自己的工作岗位。这些词语都是暗喻,但通过这些词语的描绘,我们可以感受到李公被迫害的痛苦。
最后两句“萧瑟乌衣巷,偏伤道路情”,则是写李公死后的情景。“萧瑟乌衣巷”中的“乌衣巷”,是南京秦淮河上的一条古老街道,因过去住着许多达官贵人而得名。这里的“乌衣巷”,并不是实指南京的乌衣巷,而是借指繁华热闹的街巷。“偏伤道路情”则是表达诗人在告别李公之后,感到悲痛不已的心情。这里的“偏伤道路情”中的“道路情”,可以理解为诗人在告别李公时,感到悲痛难抑的情感。
整首诗通过对李公生前和死后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李公的深深怀念和对他的不幸遭遇的同情。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社会的黑暗和腐败,以及诗人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正义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