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肃卷征甲,萧萧出郢门。
蛟螭雄步骤,鹰隼急飞翻。
数有蛮夷警,遥怜赋税烦。
唐虞两阶舞,帝肯用昌言。
【注释】
①禁卒:禁卫士兵。住:留驻。
②萧萧:形容马的奔跑声。郢门:郢州城门,这里泛指边关。
③蛟螭:传说中的龙。雄步:威武的步履。蛟螭雄步骤,形容军队威武雄壮,气势磅礴。
④鹰隼:猛禽。急飞翻:形容军势锐不可挡,迅猛如猛禽。
⑤蛮夷:古代对南方少数民族的称呼。警:报警。
⑥唐虞:指唐尧、虞舜,传说中圣明之世的君主。两阶舞:舞蹈名,这里指跳起舞来表示对唐尧、虞舜的敬仰。帝肯用昌言:君王能够采纳我的意见。
【赏析】
《宿石鼓》,一作《宿石门》,是一首描写唐代征戍将士在边关住宿时所写。此诗以“见闻”为经,以“感慨”为纬,通过描绘边塞的壮丽景色和将士们艰苦的生活,表达了作者渴望建功立业、报效朝廷的思想感情。
首联“肃肃卷征甲,萧萧出郢门”,点出了时间是在早晨,诗人早起,看到士兵们已经整装待发,准备上阵杀敌了。“肃肃”形容军容严整,“萧萧”形容战马嘶鸣,声音宏大。“卷”字写出了士兵们迅速而整齐的动作,体现了他们训练有素、士气高涨的精神面貌。“出郢门”则暗示了这是出征的一天,士兵们将要离开家乡,前往战场与敌人决一死战。
颔联“蛟螭雄步骤,鹰隼急飞翻”,则是对士兵们行军途中情景的描绘。这里的“蛟螭雄步骤”形象地描绘了军队威武雄壮、气势磅礴的情景;“鹰隼急飞翻”则形容了军队行动迅速,如猛禽般矫健有力。这两句诗既写出了士兵们英勇无畏、斗志昂扬的一面,又表现了他们对国家的忠诚和对使命的担当。
颈联“数有蛮夷警,遥怜赋税烦”,则是从国家的角度来写。这里的“蛮夷”指的是南方少数民族,“瑶夷”是指居住在山中未开化的部族,“獠”则是指居住在南方山区的民族。这些民族时常侵扰边境,给国家造成麻烦。“数有蛮夷警”表明边疆地区不稳定,不时会有民族冲突的情况发生。同时,“遥怜赋税烦”也反映了国家财政困难的问题,因为战争需要大量的物资和财力支持,而这些都需要国家去承担。因此,这首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士兵们的赞美之情,也反映出他对国家安危的担忧和忧虑。
尾联“唐虞两阶舞,帝肯用昌言”则是对君王的态度和行为进行了评价。这里的“两阶舞”指的是跳起舞来表示对唐尧、虞舜的敬仰;“帝肯用昌言”则是说君王能够采纳我(即作者)的建议和意见。这句话表明了作者认为君王应该重视自己的建议和意见,并愿意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整首诗以“见闻”为经,以“感慨”为纬,通过对士兵们的描写和对自己所见所感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安危、百姓疾苦的关注以及对国家发展和个人价值实现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