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惜蟾蜍沈夕霭,忽传钟鼓送秋晴。
浮云四卷无馀迹,斜汉西流亦自明。
危槛钩帘吟独久,薄帷高枕梦逾清。
幽兰佳菊漙新露,的历珠华满翠茎。

【注解】

蟾蜍:月亮。夕霭(ǎi):夕阳的余光。浮云:指天上的云彩。斜汉西流亦自明:银河斜挂西天,也显得明亮。钩帘:挂起帘子。漙(zhuó)新露:露珠凝结在花上。的历珠华满翠茎:珍珠般的露水沾满绿色的茎叶。漙、珠、华都是美好的意思。漙、珠、华都是美好的意思。漙、珠、华都是美好的意思。

【赏析】

《答景彝对月》,这首诗是诗人在中秋佳节时写给好友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人以清幽的笔调,写景抒情,表达了对朋友深深的思念之情。全诗构思精巧,意境深远,充满了浓厚的艺术魅力。

首句“正惜蟾蜍沈夕霭”,诗人开篇就描绘了一个美丽的月夜景象。正惜蟾蜍,意即正感叹着那一轮明月。沈夕霭,形容夕阳的余晖洒满了整个天际,将天空染得如同黄昏般深沉而美丽。

次句“忽传钟鼓送秋晴”,突然传来了敲钟打鼓的声音,原来是秋天的晴朗天气带来了新的希望和欢乐。这一句巧妙地运用了声音与景色的对比,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活泼。

三、四两句继续描绘月夜的美丽景色,“浮云四卷无馀迹,斜汉西流亦自明”。诗人用夸张的手法,描绘出一幅美丽的银河图。浮云四卷无馀迹,形容银河高悬天际,如同一幅巨大的画卷,将夜空装点得如诗如画。斜汉西流亦自明,形容银河斜挂在西边的天空中,也显得明亮夺目。

五、六两句进一步描绘月夜的美景,“危槛钩帘吟独久,薄帷高枕梦逾清”。诗人站在高高的栏杆上,手执玉钩轻摇窗帘,独自欣赏着月光下的美景。薄帷高枕,意即薄薄的帷幕被掀开,枕头也被抬高,以便于更好地入睡。在这美好的月夜下,诗人不禁沉醉其中,久久不愿离去。

最后两句则转向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幽兰佳菊漙新露,的历珠华满翠茎。”诗人想象着远方的朋友正在欣赏这美丽的月夜景色,心中不禁充满了期待和喜悦。他想象着友人在品味着幽兰佳菊的清新香气,感受着珍珠般的露水洒落在翠绿的茎叶上,这是多么令人心旷神怡的景象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