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岁登城日几回,去年犹记隔辰来。
老侵筋力铢铢减,慵坏心情寸寸灰。
幸有风光相挽引,那无宾友共追陪。
北台好在中秋月,便是重阳菊蕊开。
《登城》是宋代诗人刘敞的组诗作品之一。这首诗作为登楼野望之作,通过雨映寒空、山深树幽的场景描写,展现了一幅水墨画般的江南景致,并运用白描手法,生动地描绘了江南的自然之美。下面将对这首诗逐句进行释义:
前岁登城日几回:回忆起去年秋天再次登上这座城楼时的情景。这里的“日”可能指太阳或者时光,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回忆。
去年犹记隔辰来:去年秋天的记忆依然清晰地浮现在眼前。”隔辰”意味着时间的久远,突出了记忆中景象的鲜明与深刻。
老侵筋力铢铢减:岁月无情,不知不觉中身体逐渐衰老,体力也大不如前,这里使用“铢铢”形容时间的流逝对体力影响的微小。
慵坏心情寸寸灰:形容心情变得懒散、颓废,就像心中的火焰一寸寸熄灭,形象地表达了内心的失落和疲惫。
幸有风光相挽引:尽管心境不佳,但幸好有美丽的自然风光相伴,给予了作者一些慰藉和力量。
那无宾友共追陪:没有宾客和朋友共同陪伴,强调了孤独和寂寞的情感。
北台好在中秋月:北台上的景色在中秋月下格外美好。”好在”表示特别值得称道或欣赏,暗示了中秋节的特殊意义和美好的夜晚。
便是重阳菊蕊开:暗示着重阳节的到来,菊花盛开的景象,寓意着节日的喜悦和大自然的生机。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致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示了作者对往昔时光的怀念、对当前状态的无奈以及对未来的美好祝愿。通过对诗句的深入解读,不仅能领略到诗人的艺术魅力,还能从中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哀愁和对生命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