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流不返日滔滔,陇上犹歌七尺刀。
恸哭应知贾谊意,世人生死两鸿毛。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能准确细致地体会诗歌的内涵即可.

(1)杨无敌:指杨业,杨业字重贵,晋阳人,世为将家,有“杨无敌”之号.后因功授至枢密使、北京等路行营都部署等职,封蓟国公,曾与契丹战于雁门之代州雁门关,大败契丹军,后被诬以谋反罪,下狱赐死.庙:即杨无敌庙.

(2)西流不返日滔滔:“滔滔”形容河水汹涌奔腾的样子,这里比喻世事变幻莫测,像江河一样不可阻挡,西流而不返:比喻世事变化无常,没有定准;

(3)陇上犹歌七尺刀:陇山在今陕西西部,这里指杨家将抗辽的战争.犹:还,依然,依旧.“七尺刀”是古代一种短兵器.

(4)恸哭应知贾谊意:贾谊是西汉时期的政治家、文学家。他曾经上书汉文帝,主张削弱诸侯王国的权力,加强中央集权。他的《过秦论》一文,分析了秦王朝灭亡的原因,指出了造成这一后果的根本原因在于统治者的暴政.后人把贾谊比作“恸哭”,是因为人们从贾谊的事迹中看到了他对国家命运和人民的苦难的深深关切.后世文人常以贾谊自喻,认为他们的遭遇与贾谊十分相似.“世人生死两鸿毛”是贾谊《陈政事疏》中的名言,意思是说:世上的人生死都是那么轻如鸿毛,没有什么差别.作者借用这句话表达自己的感慨之情.

(5)赏析:这是一首咏史诗,通过描写杨无敌庙前的景象来抒发感慨.诗中借景抒情,用杨家将士的忠勇精神来勉励当今的读书人要像贾谊那样关心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感情深沉,表达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答案】

西流不返日滔滔,陇上犹歌七尺刀.恸哭应知贾谊意,世人生死两鸿毛.注释:①杨无敌:指杨业,名重贵,晋阳人,北宋初名将.②滔滔:形容河水汹涌奔腾的样子,这里比喻世事变幻莫测,不可阻挡;③陇:陇山,在今陕西西部.④七尺刀:古时的短兵器.⑤恸哭:悲痛地哭泣.⑥贾谊:西汉时期的政论家.⑦世人:指当朝的官员们.⑧鸿毛:指鸟兽身上的羽毛.⑨赏析:这是一首咏史诗,通过描写杨无敌庙前的景象来抒发感慨.诗中借景抒情,用杨家将士的忠勇精神来勉励当今的读书人要像贾谊那样关心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感情深沉,表达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译文:

西边奔流不息的黄河水永不停息地向西流去,但到陇山上还在歌唱那柄锋利无比的七尺大刀.痛哭的人们啊你们知道吗?贾谊就是在这样的时刻才发出了“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的感慨!而你们这些人呢,活着就象死了一样无足轻重.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观瞻杨无敌庙时有感而发的作品.杨无敌:指杨业,宋初名将.庙:即杨无敌庙.诗中借景抒情,用杨家将士的忠勇精神来勉励当今的读书人要像贾谊那样关心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感情深沉,表达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