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持汉节议和亲,北上边关极海滨。
宜有鬼神阴受命,劲风来扫幕南尘。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研读诗句,体会其思想情感,然后仔细审查被送诗的内容,看是否符合题目的要求,最后分析所用手法的特点。此题中,“初出古北口大风”的意思是:我手持汉节议和亲,北上边关极海滨。
【答案】
译文:我手执汉朝的符节商议和亲,向北行进到边塞的尽头是海边。应当有神灵暗中接受使命,强劲的风来扫平幕南的尘土。注释:初出古北口:指第一次走出古北口。初:初次,首次。出:离开。古北口:在今北京密云县境内。北口:山名,位于古北口。大风:形容风势很大,刮得很急。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出使边疆归来时所作,写他手握符节,议和亲,北上边塞,抵达古北口一带的所见所感。
首句“我持汉节议和亲”,交代了诗人的身份与此行的目的。汉节:汉代所持的一种玉制仪杖,象征皇帝之令;和亲:指以公主为妻,与少数民族结亲,以巩固国家统一。诗人以“持节议和亲”自诩,表明了他此行的目的是维护国家的统一大业。“北上边关极海滨”,写诗人来到边塞。边关:指长城关隘。极:极远,指极远处的海角天涯。这两句写出了诗人到达边塞后所看到的景色,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一片忠心。
第二句中的“阴”字,写出了诗人心中对神灵的敬畏之情。阴:这里指神灵。“宜有鬼神阴受命”,意思是说,当有神明暗中接受使命。“宜”字用得极为巧妙,它不但表现了诗人对神灵的敬畏之情,同时也表明了诗人此行是正义的、正当的。“阴受命”,既表明了此行是正义的,也是暗含了对匈奴统治者的谴责。
第三句“劲风来扫幕南尘”,描写的是狂风扫扬的场景。“扫扬”即扬起,扬起的尘土。这句写风吹起来,把幕南的尘土卷起,表现了风势之猛。这一句既是对上句“阴受命”的解释,也暗示了战争的残酷和无情。
这首诗虽然只是短短四句,但是却通过诗人的行动和所见,表现出了他对国家的一片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