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水由来一带横,魏文何事畏疑城。
不应天意分南北,自是无人敢请缨。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作品的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先答出诗句的意思,再从修辞、表现手法的角度分析其作用,最后点出其表达的情感或意境。答题格式为:本诗的三字句是……,五字句是… ,七字句是…,整首诗运用了…的表达技巧,写出了诗人…的情感。
“江水由来一带横,魏文何事畏疑城。”第一句写长江之水自古横贯中原,而魏文帝为什么却害怕魏国的城池?这一句中“由来”是“自古以来”“一直如此”;“江水”指代长江,“一带横”是指长江之水从西往东流,横亘中原大地;“魏文”指魏文帝曹丕(220年~226年);“畏疑城”是说魏文帝畏惧曹操所修建的城池。
第二句写魏文帝害怕魏国的城池。“魏文帝”指魏文帝曹丕(220年~226年)。“何事”意思是:为何要这样做呢?这里的“何事”是反问的语气词,表疑惑;“畏”是害怕的意思;“疑城”是说害怕建都于魏国境内的城池。
“不应天意分南北,自是无人敢请缨。”第三句写魏国之所以不敢称霸中原,是因为没有像诸葛亮那样敢于冒险的人站出来请求出征。“应”是应该之意;“分”是区别的意思;“南北”指的是魏国和蜀国两个国家;“缨”指古代系在马头上的彩色丝绳,这里用来比喻诸葛亮。
【答案】
译文:长江之水自古横亘中原,魏文帝为何害怕魏国的城池?
赏析:魏文帝曹丕(220年-226年)即魏武帝曹操的儿子。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曹魏政权的奠基人之一。公元220年,曹丕废汉献帝,自立称王,国号魏,都洛阳。不久迁都于长安。公元221年,曹丕又迫使汉献帝禅位于他,自己登基称帝。曹丕在位七年去世,葬于安陵县南,即现在的河南临漳县邺北城西北的铜雀台。
魏文帝曹丕曾作《与吴质书》以抒己怀:“吾有斗酒,乃愿与君共饮,君若有馀酒,复令敧侬。”(《三国志·吴志·陆凯传》注引)可见他当时的生活并不富裕。但即便如此,他仍然能与孙权书信往来,谈笑风生,毫无隔阂。这足见其为人宽厚,待人真诚。
此诗前两句写长江之水自古横亘中原,魏文帝为何害怕魏国的城池?后两句写魏文帝之所以不敢称霸中原,是因为没有像诸葛亮那样敢于冒险的人站出来请求出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