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手种菊,呼我宴西斋。
落日有馀兴,穷秋多所怀。
缓歌挥白羽,趣舞堕金钗。
乌帽何胜落,黄花故自佳。
念离还作恶,处世亦安排。
苍鬓聊相对,青云岂易阶。
母容烛见跋,能尽酒如淮。
少作三年别,人生定鲜谐。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舜钦的作品。诗的内容主要描述了他在九月八日晚会永叔西斋的情景,以及他的一些感慨和思考。以下是对该诗的逐句解读:

  1. 九月八日晚会永叔西斋 - 这句话描述了诗人在九月八日晚上与永叔一起在西斋举行宴会的情况。”晚会”指的是傍晚举行的聚会,”永叔”指的是诗人的朋友张永叔,他是苏轼的弟弟。”西斋”是指一个书房或者书斋,”宴”则是指宴会的意思。

译文:九月八日晚上,诗人与永叔在书房里举行了一次宴会。

  1. 醉翁手种菊,呼我宴西斋 -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酒的热爱,他亲手种下了许多菊花,邀请我到西斋来一起品尝酒的乐趣。

译文:醉翁亲自种下了菊花,并邀请我来到西斋一起享受美酒。

  1. 落日有馀兴,穷秋多所怀 - 这句话描述了诗人在宴会结束后的感受。”落日”是指夕阳西下的景象,”馀兴”表示剩余的兴致,”穷秋”则是形容秋天的天气,这里可能是指秋天的萧瑟或者凄凉。”多所怀”表示有许多思绪或者情感。

译文:夕阳西下,我仍然有很多未尽的兴致,秋天的天气让我有很多思绪。

  1. 缓歌挥白羽,趣舞堕金钗 - 这句诗描述了宴会上的音乐和舞蹈。”缓歌”指的是缓慢的歌谣,”白羽”可能是舞者手中拿着的乐器,”金钗”是古代女子的一种头饰,这里可能是用来比喻舞者的服饰。

译文:我缓慢地唱歌,舞者们挥动着手中的白羽乐器,欢快地跳舞,甚至有些失态。

  1. 乌帽何胜落,黄花故自佳 -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帽子的自嘲。”乌帽”可能是指黑色的帽子,”黄花”可能是指菊花,诗人在这里用”故自佳”来形容自己虽然头发已经斑白,但菊花依然美丽。

译文:黑色的帽子怎么能比得上美丽的菊花呢?尽管我已经满头银发,但菊花依旧美丽。

  1. 念离还作恶,处世亦安排 -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离别的无奈和对未来的担忧。”念离”可能是指思念离别的人或事,”作恶”可能是指做出不好的事情,”处世”可能是指处理世事、面对人生。这里可能是指诗人在离别后感到孤独和无助,对未来充满了担忧和不确定。

译文:每当我思念离别的人或事时,我都会做一些不好的事情,而当我面对世事时,我也会感到不安和困惑。

  1. 苍鬓聊相对,青云岂易阶 -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年龄和地位的看法。”苍鬓”可能是指白色的头发,”聊相对”可能是指暂时相聚在一起,”青云”可能是指高远的天空或者官场,”岂易阶”表示这是多么困难的事情。

译文:我的头发已经变白了,但我还是愿意与朋友们相聚,追求高远的事业并非容易的事情啊!

  1. 母容烛见跋,能尽酒如淮 -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母亲的敬爱之情。”母容烛见跋”可能是指蜡烛照亮了母亲的脸庞,”能尽酒如淮”可能是指母亲能够喝尽所有的酒,”如淮”可能是指像河流一样宽广。

译文:我的母亲面容慈祥,她的酒量非常好,就像淮河一样宽。

  1. 少作三年别,人生定鲜谐 -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离别的感慨。”少作”可能是指年轻时的经历,”三年别”可能是指分别三年的时间,”鲜谐”可能是指和谐、愉快。

译文:年轻时经历了许多离别,人生总会有一些不如意的时刻。

赏析:
这首诗是苏舜钦的代表作之一,以其豪放的词风、深沉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著称。诗中描绘了一幅热闹的宴会图景,展示了诗人与朋友欢聚一堂的快乐时光。同时,诗人也流露出对人生、离别和命运的深刻思考,使得这首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