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浮空云,明晖何倏忽。
造物固难恃,变化亦仓猝。
响莫为雷霆,明莫为日月。
日月易遮蔽,雷霆易奔绝。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共有二十四句。全诗通过描绘云、雷霆、日月等自然现象的变化,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无常的感慨。
悠悠浮空云:这两句诗描绘了云朵在天空中飘动的景象,给人以轻盈、自由的感觉。悠悠,形容云朵缓缓地移动;浮空,指它们漂浮在空中。
明晖何倏忽:这句诗表达了光明迅速消失的感觉。明晖,指阳光或明亮的事物;倏忽,意为瞬间。诗人用“何倏忽”表达了光明的短暂和易逝,强调了世事的无常。
造物固难恃,变化亦仓猝: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变幻莫测的感叹。造物,指大自然的创造;仓猝,意为突然、急促。诗人认为自然的变化是无法依赖和预测的,充满了无常之感。
响莫为雷霆,明莫为日月:这两句诗表达了声音和光亮都无法持久的意思。响,指声音;莫,表示无法;雷霆,指雷电;明莫,指明亮的东西。诗人以雷霆和日月为例,说明声音和光亮虽然强烈而耀眼,但最终都会消逝无踪。
日月易遮蔽,雷霆易奔绝:这两句诗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日月易遮蔽,意味着太阳和月亮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变暗;雷霆易奔绝,指的是闪电和雷声会随着时间而减弱直至消失。这两个比喻都反映了时间的无情和生命的脆弱。
赏析:李白的《杂诗二十二首》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展现了他对人生、自然和社会的深刻感悟。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现象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无常的感慨,以及对生命短暂和时光飞逝的无奈。这种深刻的哲理思考使得这首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