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綦委天乐,穷达两已忘。
九歅尔何知,梱也安得祥。
一吟责子篇,千古如相望。
【注释】
子綦:即庄子的别号。委天乐:顺应自然,超脱世俗的快乐。穷达两巳忘:穷困与显达都忘记。九歅:指《楚辞·九辩》。何知:无知。梱(yǎn)也安得祥:安能从贫贱中得到吉祥如意呢?一吟责子篇:指《庄子·寓言》中《逍遥游》一篇,其中提到“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表达了对生命有限、知识无限的感叹。相望:互相辉映,彼此映照。
【赏析】
黄子温在续读陶渊明诗歌时,读到这首诗,感慨良多。于是写下了这首和诗。
第一句是说庄子顺应天道,享受着自由自在、清静无为的快乐,他超脱于世俗名利之外,达到了物我两忘的境界。第二句表明无论身处何种境地,庄子都是心无所系,不为外物所动。第三句则是说《九辩》中所说的“何知”和“梱”这两个字,对于庄子来说,又有什么值得去思考的呢!第四句则表示庄子认为,一个人如果能够像庄子一样,那么他就一定能够获得一种超然物外、与天地同寿的吉祥之兆。最后一句则是对庄子的赞美。
整首诗充满了庄子哲学思想的气息,通过对庄子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庄子那种超脱世俗、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的向往和追求。同时,诗人也借此抒发了自己对于人生无常、世事难料的感叹和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