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水东赴海,还从天上回。
宁知今日波,还复前时来。
岸柳亦已荑,原田正莓莓。
念我平生欢,怅然使心哀。
【注释】
- 过澶州阳桥有感:在澶州(今河南汤阴县)的阳桥上,我感慨地写下这首诗。
- 河水东赴海:黄河之水向东奔流,流入大海。
- 还从天上回:河水仍然从天空中流回。
- 宁知今日波:怎能知道这波浪会是今天这样呢?
- 前时来:指往日的江水。
- 岸柳亦已荑:岸上的柳树已经抽芽,长出了嫩绿的新叶。
- 原田正莓莓:原野上新长出的麦子正郁郁青青。
- 念我平生欢:回想我这一生所经历的快乐。
- 怅然使心哀:心中惆怅,感到悲伤。
【赏析】
此诗为诗人晚年之作,写于唐宪宗元和十年(815)春,当时作者已年老体衰。诗中以黄河、长江的变迁为比,抒发了对时光流逝的感叹及人生无常的慨叹。全诗结构严谨,层次清晰,意境深远,感情悲凉。
首联写河川之流:黄河之水东流,汇入大海;而江水则由天而降,回归江汉。一“东”一“还”,两相对照,写出江河源远流长,生生不息,又写出江河之浩大,气势磅礴。
颔联写江河之变:昔日的江流已非往昔之江,如今的河水却仍归向大海,而昔日的江水也不复存在。诗人用“宁知”反问,表现了诗人对时间无情流逝、人事沧桑巨变的深深感慨。
颈联写岸边杨柳之绿:岸边的杨柳已抽出新芽,生机勃勃;而原野上的麦苗却正吐露青葱。两句之间形成了鲜明对照。“岸柳”与“原田”相呼应,既点明地点,又突出季节。
尾联抒写人生之悲欢:回顾一生的欢乐,不禁使人黯然神伤。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他对时光流逝、人事沧桑、人生无常的深切感慨。
此诗语言朴实凝练,意境深远,耐人寻味,充分体现了杜牧诗歌的艺术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