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仙不可学,浅俗如醯鸡。
逍遥二三叟,乃独秦遗黎。
避地思远适,名山得幽栖。
深岩紫芝秀,归路桃花迷。
稍远人世隔,遂忘陵谷移。
至今山中人,往往犹见之。
吾闻秦皇帝,甚慕真人为。
驾石窥蓬莱,载车象云蜺。
沙丘往不返,四海忽若遗。
安知全真子,近在西山垂。
一千二百年,修身未尝衰。
古称山泽臞,非复万乘期。
观君此图意,有以和天倪。
华山隐者图
神仙不可学,浅俗如醯鸡。
逍遥二三叟,乃独秦遗黎。
避地思远适,名山得幽栖。
深岩紫芝秀,归路桃花迷。
稍远人世隔,遂忘陵穀移。
至今山中人,往往犹见之。
吾闻秦皇帝,甚慕真人为。
驾石窥蓬莱,载车象云蜺。
沙丘往不返,四海忽若遗。
安知全真子,近在西山垂。
一千二百年,修身未尝衰。
古称山泽臞,非复万乘期。
观君此图意,有以和天倪。
【注释】
“神仙”:指道教中的仙人,传说他们可以长生不死。
“醯(xiá)鸡”:醯是一种酱料,鸡是古代的一种小而肥的家禽,这里用来比喻庸俗的人。
“逍遥”:自在、自由的样子。
“二三叟”:指那些年纪较大的隐士。
“秦遗黎”:指居住在秦朝遗留下来的土地上的居民。
“沙丘”:即沙丘宫,是秦二世的行宫。
“修”:修养。
“一”:同“一”,指代“千”。
“天倪”:指天地之间的界限。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从题目可知,此图描绘的是华山隐士的生活情趣。首联说,神仙是不可学得来的,像醯鸡一样浅俗的人是不能学神仙的;颔联说,那些逍遥自在的隐士,只有秦朝遗留下来的那些人才能与之相比;颈联说,这些隐士们避开尘嚣,到名山之中去寻求清静的地方,那里山岩深谷中生长着茂盛的紫芝,桃花也迷离地开放在归路上;尾联说,这些隐士虽然远离了尘世,但是依然能忘却世事沧桑的变化,他们至今还经常可以看到这些隐居的人。
此诗描写了华山隐士们的生活情趣。作者通过对他们逍遥自在生活的描述,表达了对隐士们的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