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岁有壮气,耻事一室中。
独愿扫万里,指麾走群雄。
少壮意更衰,弃书学老农。
羁旅无田园,飘如野间蓬。
徘徊陈蔡间,呰窳见楚风。
托足不期广,所存一亩宫。
秋草日芜没,荷锄事儿童。
叹息念变化,古人颇固穷。

【注释】

昔岁:往年。壮气:豪迈的气概。事一室:侍奉一个家庭。独:只。扫万里:横扫千里。指麾:指挥,挥动。走:奔赴。少壮意更衰:年老志气衰退。弃书学老农:放弃书本向农民学习种地。羁旅:寄居他乡。无田园:没有自己的田地。飘如野间蓬:像野田中的蓬草一样漂泊。陈蔡间:即陈下蔡之间,春秋时代陈国在今河南省淮阳附近,蔡国在今湖北大洪山一带。楚风:楚国风气,这里借指当时社会风气。托足:寄托足下。所存:所存留的。一亩宫:即一亩宫田,指作者自己拥有的一点小土地。变:改变,变化。古人颇固穷:历史上有不少人能安贫乐道。固穷:守贫。

【赏析】

此诗是杜甫于天宝四载(745)流寓梓州时所作。《除草二首》是组诗中第二首,诗人用对比手法表现了自己不同时期的思想感情的变化。

“昔岁有壮气,耻事一室中。”诗人回想昔日,曾以豪情壮志驰骋天下,不愿为权贵屈身侍奉;“独愿扫万里”。这一句是说当年豪迈之情,如今已经消磨殆尽:“指麾走群雄”。指麾,指挥调动;走,奔赴;这句意思是说当年要扫除群雄建功立业的雄心已化为泡影,只好奔走于乱世之中,与群雄争胜败了。

“少壮意更衰”,诗人由回忆转入现实,感慨自己年岁已高,而雄心壮志早已消逝:“弃书学老农。”“弃书”,抛弃旧日所学,不读经书,而向农民学习耕种。诗人从豪情壮志到弃书老农,反映了他由追求功名到厌弃仕途、归隐田园的思想过程,也表现了他对当时政治的不满和对社会现实的失望。

“羁旅无田园”,诗人漂泊他乡,没有固定的住宅,也没有自己的产业:“飘如野间蓬。”这句诗比喻自己如同随风飘泊的野草那样漂泊不定,没有固定归宿,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悲凉和无奈。

“徘徊陈蔡间,呰窳见楚风。”诗人流寓陈州与蔡州之间,目睹当地人民生活贫困,风俗颓靡,感到十分厌恶:“托足不期广,所存一亩宫。”诗人此时寄身于别人门下,寄食他人篱下,但心中仍怀念着那片属于自己的土地:“所存一亩宫。”这里的“宫”是诗人自谦之词,指的就是他自己拥有的那点小土地。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及对自己处境的怨愤之情。

“秋草日芜没”,“秋草”、“芜没”都指荒草丛生,说明时间已经过去很久了:“荷锄事儿童。”诗人放下手中的锄头,去干一些力不胜任的事情来谋生糊口。“叹息念变化”,诗人感慨世事沧桑,人生多难,感叹自己一生的经历是多么的变幻莫测:“古人颇固穷。”诗人引用古人的典故,表达出自己虽身处困顿却仍能坚守清贫的生活态度。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由早年的奋发有为到晚年的沉沦潦倒的思想转变。诗人通过对比的方式表现了他一生经历的不同阶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