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啼斋前树,促驾吾当西。
朝从良友别,夕赴幽人期。
方以会合喜,敢曰道路疲。
予戆昧时利,百事弃不为。
惟有好贤心,未愧缁衣诗。
诗句注释
- 鸟啼斋前树,促驾吾当西。
- 斋前:指作者居住的住所前的园林,斋是书房的意思。
- 促驾:催促上路。
- 吾当西:我将要出发前往西边。这可能意味着作者打算从住处前往龙山(地名)。
- 朝从良友别,夕赴幽人期。
- 朝从:早晨和好友告别。
- 夕赴:傍晚与朋友相聚。
- 幽人期:指的是在深山中隐居的人,这里指曼叔。
- 方以会合喜,敢曰道路疲。
- 方以:刚才因为。
- 会合喜:很高兴能和曼叔相见。
- 敢曰:不敢说。
- 道:路。
- 路:这里指旅途。
- 予戆昧时利,百事弃不为。
- 予戆:我愚蠢。
- 昧:不了解,不明白。
- 时利:一时的利益。
- 百事:所有事情。
- 弃:不从事。
- 惟有好贤心,未愧缁衣诗。
- 唯有:只有。
- 好贤心:喜欢贤人之心。
- 缁衣诗:指《缁衣》这首诗。这是引用古代儒家经典《缁衣》中的诗句。
译文
鸟儿在斋前的树上啼叫,催促着我向西行去。早些时分,我向良友告别,晚上又去拜访幽居的朋友。刚刚因能与曼叔相会而高兴,怎敢说我在路上感到疲倦。我愚笨不懂世俗之利,对所有事情都不屑一顾而不去做。只有我对贤人的喜好之心,没有惭愧于《缁衣》这首诗所表达的思想。
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在襄城的龙山与友人告别的情景描述。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画面,展示了诗人与朋友的深厚情谊以及他对友情的重视。诗中的“鸟啼斋前树,促驾吾当西”两句,描绘了一幅宁静的自然风景画,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即将离去的心情。接下来的“朝从良友别,夕赴幽人期”两句,则表达了他与良朋好友的离别之情,以及对幽居隐士的向往。最后两句“予戆昧时利,百事弃不为”,则是对自身性格的反思,表明自己虽然愚笨但并不追求名利,而是坚守内心的善良和正直。整首诗既展现了苏轼的个性和才华,也传达了他的人生观念和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