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兴幽泉中,溶云自潜飞。
气还大渊下,灰籥先察微。
气应不必迩,至诚神与归。
嗟予接休德,志合无纤讥。
譬诸死灰然,安事旦夕违。
胡为久相越,书问月增稀。
【注释】:
- 龙兴幽泉中:龙在深泉水中兴起。
- 溶云自潜飞:云雾自然形成并悄悄飞去。
- 气还大渊下:气息回到大渊之下。
- 灰籥先察微:灰匣首先觉察到微小的变化。
- 气应不必迩:气息反应不需要接近。
- 至诚神与归:至真至纯的诚意会归结到神灵。
- 嗟予接休德:我庆幸能继承美好的道德。
- 志合无纤讥:志向一致,不会有丝毫的讥讽。
- 譬诸死灰然:比如死灰。
- 安事旦夕违:何必担心朝夕的背离。
- 胡为久相越:为何长时间相离。
- 书问月增稀:书信往来日渐稀薄。
【赏析】:
此诗是一首赠给献臣的诗,通过描述龙在深渊中兴起的景象、云雾悄然飞去的现象,表达诗人对友人深厚的友情和高尚的道德品质的赞美,以及他对朋友远离自己的忧虑和感慨。
首联“龙兴幽泉中,溶云自潜飞”,诗人以龙在深渊中兴起的景象开篇,形容云雾自然形成并悄悄飞去,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的思念之情。
颔联“气还大渊下,灰籥先察微”,诗人用“气”和“灰籥”两个意象来描绘自己和朋友之间的亲密关系。诗人认为,友谊的深厚和纯洁就像大渊下的气和灰匣中的微光,不需要彼此接近就能互相感知。
颈联“气应不必迩,至诚神与归”,“至诚”和“神”这两个词表达了诗人对朋友深深的敬意和信任。他认为,真挚的友情会感动神灵,使神灵也归附于他的朋友。
尾联“嗟予接休德,志合无纤讥”,诗人感叹自己有幸能够继承朋友的美好道德品质,并表达了对自己志向一致、没有受到任何讥讽的欣慰和自豪。
这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美好道德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忧郁和孤独。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哲理,给人以深刻的启发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