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子藏书处,柴门碧树湾。
开怀溪一曲,养拙屋三间。
月色斜侵竹,鸟声迥隔山。
辋川多胜趣,何似此潺湲。
木兰溪书堂
郑子藏书处,柴门碧树湾。
开怀溪一曲,养拙屋三间。
月色斜侵竹,鸟声迥隔山。
辋川多胜趣,何似此潺湲。
注释:
- 郑子:指诗人的朋友郑某。
- 柴门碧树湾:用“柴门”和“碧树”形容书堂的简朴和自然之美。
- 开怀溪一曲:描述在开怀溪边上读书时的宁静景象。
- 养拙屋三间:用“养拙”表示自己追求简单、朴实的生活态度。
- 月色斜侵竹:描绘月光透过竹林的景象。
- 鸟声迥隔山:形容山上鸟儿的鸣叫声很遥远。
- 辋川:指唐代诗人王维的辋川别墅,以其山水之美而闻名。
- 胜趣:美好的情趣或风景。
- 潺湲(chán yuán):水流舒缓的样子。
赏析: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首句“郑子藏书处,柴门碧树湾”便为我们勾勒出书堂的地理位置及其环境,给人以朴素无华的感觉。接着“开怀溪一曲,养拙屋三间”,诗人表达了在自然中寻找灵感,追求简朴生活的意境。
第二联“月色斜侵竹,鸟声迥隔山”进一步丰富了这个意境,既有对自然界美景的赞叹,也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最后两句“辋川多胜趣,何似此潺湲”,则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诗意的境界,让人不禁联想到王维《鹿柴》中的诗句:“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虽然都是描写山水,却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美。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以及对生活态度的表达,传递出一种远离尘嚣、追求简单生活的哲学思考,体现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内心世界的深刻体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