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溪积雨浪拍天,人立沙头催渡船。
溪云贴水湿不起,岸柳凝愁丝乱牵。
石泉涓涓响涧谷,山树濯濯延云烟。
客程东西风袂翩,去者自去还者还。

【诗句注释】

演平渡:地名,在今安徽当涂县。度侄别入城:指诗人送人去当涂县城的渡口。

前溪:指前面不远的小溪。积雨:指连日降雨。浪拍天:形容水流汹涌澎湃。

石泉涓涓响涧谷:水声在山涧间回响。石泉:小溪旁的石头。涓涓:细流的声音。涧谷:山间的山谷。濯濯,同“濯”,洗濯。延:伸展。云烟:云雾。

客程:行旅,即旅途。风袂翩:形容行旅中衣袖飘动。

东西:方向左右。

【译文】

前溪连日下雨波涛滚滚拍打着天,人们站在沙头催促渡船开过急流。

溪上的云朵紧贴水面湿漉漉的,岸边的柳树因忧愁而把枝条乱扯。

小溪潺潺的水声在山涧里回荡,山上的树木被洗刷得更加青翠。

旅客们匆匆忙忙地乘着春风飞奔而去,离去的人自顾自离开,回来的人也各自返回家园。

【赏析】

《演州渡》是一首写渡江行旅的诗,诗人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渡口的景色和行人的心情。全诗分为四句,每句都紧扣渡口这一主题,从不同角度描绘了渡口的景色和行人的心情。

第一句“前溪积雨浪拍天”描写了渡口附近的前溪因为连日降雨而变得汹涌澎湃,波浪拍打着天空。这里用“积雨”来表示天气的多变,暗示了渡口附近可能的风雨交加。同时,波浪拍天也给人以惊心动魄的感觉,让人联想到渡口的险恶。

第二句“人立沙头催渡船”则描绘了人们在渡口等待渡船的情景。这里的“催”字表明了时间的紧迫和行人的心情急切。同时,“人立沙头”也给人一种静谧的感觉,与上一句的惊心动魄形成对比。

第三句“溪云贴水湿不起”进一步描绘了渡口的景色。这里用“贴水”来形容云朵紧贴着水面,给人一种轻盈飘逸的感觉。同时,“湿不起”也表现出云朵被水流冲刷而变得模糊不清的状态,给人以朦胧之感。

第四句“岸柳凝愁丝乱牵”则是对行人心情的描写。这里用“凝愁”来形容岸边的柳树,给人一种忧郁的感觉。同时,“乱牵”则表现出柳树枝条随风摇曳的样子,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

最后一句“石泉涓涓响涧谷,山树濯濯延云烟”则是对景物的进一步描绘。这里用“石泉涓涓”来形容山涧中的小溪,给人一种清澈透明的感觉。同时,“濯濯”则表现出山树被洗刷得更加青翠的状态,给人以自然之美的感觉。

整首诗通过描绘渡口的景色和行人的心情,展现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诗人巧妙地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得整首诗既有动态的美也有静态的美,既有视觉的美也有听觉的美。同时,诗人还通过对比和转折的手法,使整首诗既有紧张的节奏也有松弛的气氛,使得整首诗既有强烈的动感又有深沉的情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