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空扬沙春茫茫,柳絮匝岸东风狂。
篷窗两畔高插起,收拾万象供吟章。
眼中物物尽诗料,应接不暇劳迎将。
睡魔欺人晴昼长,坦腹一枕追羲皇。
醒来意兴难说似,石鼎细味煎茶香。
江花无情为谁芳,江草绿嫩肥牛羊。
弥弥渺渺水曲折,远远近近山低昂。
各怀邂逅良未恶,隐几抱膝聊徜徉。
故人念我天一方,我亦千里遥相望。
相思用情何日了,带围宽剩羞东阳。
不如且理文字五千卷,搜吟拄腹撑枯肠。
【注释】
晴空扬沙:晴朗的天空中扬起了沙尘。
篷窗两畔高插起:船篷两边的窗户都高高地立起,以便让风从里面吹进。
收拾万象供吟章:收拾起各种事物来为诗章提供素材。
眼:眼睛。
应接:应对。
劳迎将:劳累迎接。
羲皇:指伏羲氏、神农氏等传说中的古代圣人。
石鼎:用石头制成的炊具。
江花:长江两岸的花。
江草:长江边的草。
弥弥渺渺:形容水波荡漾的样子。
远远近近:形容山势高低起伏。
邂逅:偶然相遇。
良未恶:不好的地方。
隐几抱膝聊徜徉:坐在桌边或椅子上,抱着膝盖悠闲地徘徊。
天一方:在远方。
东阳:《诗经·秦风》中的一首诗,这里借指朋友。
带围宽剩羞东阳:腰带宽了,但感到不好意思穿到东阳去。
且理文字五千卷,搜吟拄腹撑枯肠:暂且整理一下那五千卷文字,用它支撑着干瘪的肠胃,支撑着自己的思想。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舟中睡觉时写的,写景抒情,意境清新,富有生活气息。
首句写春日晴空中飞扬的沙尘。接着写东风狂吹柳絮。这两句写春日景色,以晴空扬沙、柳絮匝岸,衬托出东风狂吹的景象。“篷窗两畔高插起”一句,既写出了船篷两侧窗户高高竖起,又表现出船夫们为了驱散风沙而辛勤劳作的形象。“收拾万象供吟章”,则写出了作者此时心境闲适,可以尽情吟咏作诗。“眼中物物尽诗料,应接不暇劳迎将”两句,写诗人眼中所见到的一切事物,都是做诗的材料,他来不及应付那么多事物,便被风吹得不知东南西北,因此只好任凭船儿飘向哪里就随波而去,任凭船儿漂向哪里就随波而去。此句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睡魔欺人晴昼长”,是说诗人被春日的美景所陶醉,以致于昏然入梦,连日已过,才醒来时,已是白日当午,天色正亮。“坦腹一枕追羲皇”三句,写诗人在梦中追忆先哲,意兴盎然。“羲皇”,即伏羲氏,相传是上古时代的一位圣人。“我亦千里遥相望”,是说作者虽然身处万里之外,但却能想象到朋友正在遥远的天边思念自己。“相思用情何日了”,是说作者与友人虽相距千里,却彼此心心相印,情同手足,不知何时能够见面。这两句表现了诗人对远方朋友深厚的友谊。“带围宽剩羞东阳”,是说由于旅途劳顿,腰带变宽了,但自己感到有些不好意思,因为现在自己已经远离家乡,到了东阳,那里有朋友等着自己呢。“不如且理文字五千卷,搜吟拄腹撑枯肠。”两句是说,不如暂且整理一下那些文字,用它们支撑着干瘪的肠胃,支撑着自己的思绪。这两句既是对前两句的回答,又是对全诗的总结。
全诗语言平白如话,风格朴素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