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去镜亦去,镜还亲不还。
从今磨积垢,终不对慈颜。
明月挂台上,白云生匣间。
洪恩何以报,羞见鬓毛斑。
这首诗以镜子为喻,表达了诗人对亲情的珍视和对岁月无情的感慨。下面是逐句的释义及赏析:
1. 亲去镜亦去,镜还亲不还。
- 释义:亲人离去,镜子也随之而去;即使镜子回到身边,亲人却不再回来。
- 赏析:这里运用了对比手法,通过“亲”和“镜”的分离与回归,表达了诗人对亲人无法留住的无奈。同时,也反映了时间的无情,即使拥有再多的财富和物品,也无法阻止亲人的离去。
2. 从今磨积垢,终不对慈颜。
- 释义:从今以后,我会努力清理积累的污垢,但面对您慈祥的面庞时,我却不能回报您的养育之恩。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过去行为的反思和对未来行为的期待。他决心要改变以往的行为,努力成为一个有用的人,以便在将来能够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同时,他也意识到时间已经流逝,无法再回到过去,因此只能通过努力来弥补过去的遗憾。
3. 明月挂台上,白云生匣间。
- 释义:明亮的月光洒满房间,映照在高高的台子上;洁白的云朵飘浮在天空中,仿佛生长在匣子的缝隙里。
- 赏析:这里的“明月”和“白云”都是自然景象的象征,它们分别代表了夜晚的宁静和纯洁。诗人通过描绘这些美景,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平和与安宁。同时,这也暗示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
4. 洪恩何以报,羞见鬓毛斑。
- 释义:我该如何报答您的深厚恩情呢?看着自己因年老而变白的头发,我感到羞愧难当。
- 赏析:这里的“洪恩”指的是父母对子女的深厚恩情。诗人通过询问“洪恩何以报”,表达了自己内心深处的感激之情和愧疚感。然而,当他看到自己因年老而变白的头发时,他又感到一种难以言表的羞愧和无助。这种情感的转变体现了诗人内心的挣扎和矛盾。
这首诗通过镜子这一意象,巧妙地表达了诗人对亲情的思考和感慨。它提醒我们珍惜与亲人相处的时光,努力成为有用之人,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同时,它也让我们思考如何在生活中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和愧疚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