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隔一区石,山高两漈深。
弓旌已陈迹,泉石高馀音。
若不登兹境,何由见古心。
遗编湮没久,思与共追寻。

夹漈草堂

地隔一区石,山高两漈深。

弓旌已陈迹,泉石高馀音。

若不登兹境,何由见古心。

遗编湮没久,思与共追寻。

【注释】
夹漈:山名,在今浙江丽水市境内。
地隔一区石,山高两漈深:指夹漈山一带,山高路峻,有如隔开一段距离。一区石指石门关,位于丽水城北的石门峡口,是浙闽赣边区的重要通道。“山高”二句说,夹漈山虽高,但山路险峻难行;虽然只有两条溪流,但却深邃难测。
弓旌:古代用象牙或牛角制成的仪仗用具。陈迹:留下的痕迹。
泉石:泉水与岩石。
遗编:指遗留下来的诗文著作。湮没:埋没、埋藏。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夹漈山风景的诗。首二句写夹漈山的地势和道路之艰险,三、四句写夹漈山的深邃,五、六句写夹漈山的美景,七、八句写诗人对夹漈山美景的感受。

诗的开头两句“地隔一区石,山高两漈深”,写的是夹漈山的道路艰难和山峰高大的特点。“地隔一区石”中的“区”指的是一定的范围,“石”指的是石头,所以“区石”就是指一块区域。这一句的意思是:因为隔着一块区域,所以山就高;因为山高,所以就有两处深涧。这里的“区石”和“山高”都起到了修饰作用,使得景色更加鲜明生动。

接下来的“弓旌已陈迹,泉石高馀音”,则是写夹漈山上的风景。“弓旌已陈迹”中的“陈迹”指的是已经消失的事物,这里的“陈迹”则是指古人留下的遗迹。而“泉石高馀音”中的“余音”则是形容声音悠扬不绝,就像是泉水流淌的声音一样。这句诗描绘了夹漈山上的景色,既突出了夹漈山的陡峭险峻,又描绘了夹漈山的美丽景色。

最后两句“若不登兹境,何由见古心。遗编湮没久,思与共追寻”,则是诗人对于夹漈山的感慨以及他对古人遗留下来的诗文著作的思念之情。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遗迹的珍惜以及对古人的敬仰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古人遗留下来的诗文著作的怀念之情。

这首诗通过对夹漈山的描写,展现了其自然景色之美以及人文景观之韵。同时,诗人通过对夹漈山景色的描绘,抒发了自己对历史和古人的深深敬意和怀念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