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君婴世患,垂白窜南方。
四海皆称屈,群儿苦中伤。
天资随世殒,遗恨与天长。
但诵箕山曲,招魂葬故乡。

【注释】

  1. 君:指蔡西山先生。
  2. 婴世患:遭受世人的诽谤和陷害。
  3. 垂白窜南方:头发花白,被迫逃向南方。
  4. 四海皆称屈:全国上下都称你为冤屈之人。
  5. 群儿苦中伤:百姓们也深受其害。
  6. 天资随世殒:你的天赋和才能也随之消亡。
  7. 遗恨与天长:留下深深的遗憾和怨恨。
  8. 箕山曲:古代传说中的一首悼亡诗。
  9. 招魂葬故乡:招回死者灵魂,葬于故乡。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写给已故友人的挽诗,表达了对友人遭遇不幸的同情和哀悼之情。
    首句“知君婴世患,垂白窜南方”,点明友人身处困境,年老体衰,被迫逃往南方。这既揭示了友人的悲惨处境,又透露出诗人对友人的关切和同情。
    次句“四海皆称屈,群儿苦中伤”,进一步描绘了友人在民间的遭遇。诗人用“屈”字形容友人的处境,既突出了他遭受不公的待遇,又表现了他内心的委屈和无奈。同时,这句也暗示了诗人自己对这种局面的不满和抗议。
    第三句“天资随世殒,遗恨与天长”,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命运的感佩之情。诗人认为友人的才华和天赋已经随着他的命运一同消逝,留下的只是无尽的遗憾和怨恨。这既是对友人不幸命运的惋惜,也是对现实社会的深刻批评。
    第四句“但诵箕山曲,招魂葬故乡”,则是诗人表达对友人怀念之情的方式。他通过诵读《箕山曲》来寄托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希望友人的灵魂得以安息,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友人的深深怀念和敬仰。
    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情感真挚深沉,通过对友人不幸命运的描述和对其人生价值的肯定,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期盼。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是一篇感人至深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