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暗峰疑断,林长路稍迷。
庭隅时卧鹿,旁舍远听鸡。
隐几添樵火,应门倚杖藜。
儿童别村至,薄酒自提携。

【注释】

云暗:云雾弥漫。

峰疑断:山峰被云雾遮蔽,使人怀疑是否断开了。

林长路:树林很长的小路。

庭隅:庭院的角落。

卧鹿:栖息在树旁的鹿。

樵火:砍柴时用的火把。

应门:应答开门声。

藜: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茎可入药,根为常用药材。

薄酒:很少量的酒。

【赏析】

这首诗写于诗人晚年隐居山林期间,描绘了自己与自然和谐相处、悠然自得的生活。诗中通过描绘自己与自然的交往,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

首联:“云暗峰疑断,林长路稍迷。”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在山林中行走时的所见所感。云暗表示云雾弥漫,使山峰显得模糊不清,仿佛断开了;林长则描绘了树林长长的小路,让人感到迷失方向。这两句话通过对比,表现了诗人对山林中景色的独特感受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颔联:“庭隅时卧鹿,旁舍远听鸡。”这两句诗描述了诗人在家中的情景。庭隅指庭院的角落,时卧鹿则表明有时在庭院角落能看到栖息在树旁的鹿;旁舍远听鸡则描绘了在远离住所的地方能够听到远处传来的鸡叫声。这两句话通过描绘诗人在家中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家庭的眷恋和对自然的亲近之情。

颈联:“隐几添樵火,应门倚杖藜。”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在家中的行为。隐几指靠在桌边休息,添樵火则描绘了添加柴火以取暖;应门则是迎接来访的人,倚杖藜则描绘了拄着拐杖出门迎接朋友的情景。这两句话通过描绘诗人在家中与家人互动的场景,体现了诗人对家庭生活的珍视和对亲情的珍视之情。

尾联:“儿童别村至,薄酒自提携。”这两句诗描述了诗人与村里儿童的交往。儿童是来自另一个村庄的孩子,别村至则表明他们从另一村庄来;薄酒自提携则是描述诗人亲自提着薄酒款待孩子们的情景。这两句话通过描绘诗人与孩子们的交往,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之情。

【译文】

云雾弥漫遮断了山峰,树林里小径渐渐迷惘。

庭院角落时常有鹿卧,旁边小屋远远能听见鸡啼。

倚靠桌旁添柴火,应门时手拄着竹杖。

孩子们从别村来,我提杯浅酒招待他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