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见桑榆上,还沈河汉西。
气凉知露白,天阔见星低。
静色馀帘额,回光射鸟栖。
城乌偏可恨,到晓不休啼。
新月
稍见桑榆上,还沈河汉西。
气凉知露白,天阔见星低。
静色馀帘额,回光射鸟栖。
城乌偏可恨,到晓不休啼。
注释:
- 《新月》是一首描写月亮的诗,表达了诗人对月亮的喜爱和对夜晚宁静美景的欣赏。
- “稍见桑榆上,还沈河汉西”:在夕阳的余晖中,月亮渐渐显现在桑榆之上,然后消失在银河的西边。
- “气凉知露白,天阔见星低”:感受到凉爽的气息,知道清晨的露水已经变得晶莹剔透;天空开阔,可以看到星星逐渐降低到地平线以下。
- “静色馀帘额,回光射鸟栖”:夜深人静,月光照射在窗帘的角落,反射出柔和的光芒,鸟儿在安静的夜晚栖息在树枝上。
- “城乌偏可恨,到晓不休啼”:城中乌鸦总是在这个时候不停地鸣叫,让人感到有些讨厌,尤其是到了黎明时分,它们依然不停地啼叫。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新月升起时的景象,以及诗人对此景色的感受。首句”稍见桑榆上,还沈河汉西”描绘了月亮在夕阳余晖中缓缓升起的情景,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第二句”气凉知露白,天阔见星低”则进一步展现了夜晚的宁静和美丽,诗人感受到了夜晚的清爽和宁静。接下来的四句则是诗人对这一景象的具体感受。最后两句通过写乌鸦的叫声,反映了诗人对于夜晚的某种情绪,可能是厌烦或者无奈。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新月、露水、星空等夜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夜晚宁静美景的热爱和欣赏。